|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7-9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汪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直接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目前可供百姓选择的公办园、特别是优质公办园太少。而供给不足的根源在于近年来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幼儿教育的发展过度依赖市场。
●以政府为主导,努力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应当成为我国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导向。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快速增长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农村和乡镇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家长昼夜排队,为孩子争取入园名额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一些大城市的幼儿园每年动辄数万元的收费,也让家长望而却步。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入园难、入学贵问题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突出,值得深思。
当前,入园难主要体现在入公办园难;入园贵既体现在民办园,也反映在公办园。事实上,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直接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目前可供百姓选择的公办园、特别是优质公办园太少。在一个没有供给保证、缺少选择机会、缺乏充分竞争的幼儿教育体系内,“难”和“贵”的问题似乎就不足为怪了。而供给不足的根源在于近年来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幼儿教育的发展过度依赖市场。
幼儿教育是以公办为主体还是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强调公共支出还是强调私人支出,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从国际范围看,幼儿教育既有以公共支出为主,也有以私人支出为主,还有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并重。不过,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一味强调发展民办,将大批公办园转成民办园,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不全面,也不科学。2008年,我国民办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60%,部分地区民办园所占比例更高,公办园严重萎缩。从国际经验来看,公共学前教育体系基本上占到学前教育规模的一半左右,大多数欧洲国家甚至达到60%至70%以上。
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努力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应当成为我国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导向。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需要标本兼治。
一方面,在核定成本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按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确定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是化解当前入园难、入园贵的治标之策。规范收费首先应当从公办园做起。幼儿园收费管理上始终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偏低;二是一些幼儿园以举办特色班、兴趣班为名高收费。当务之急是按幼儿园不同级别、类别确定收费标准,并对标准收费之下必须提供的教育服务内容,包括幼儿园的常规课程予以明示。此外,民办园的收费同样需要规范,鉴于民办园之间办园条件差异较大,办园成本相差悬殊,分级分类对于民办园同样必不可少,硬性划定民办园收费标准,或者简单实施“一费制”,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强化政府责任,通过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发展非营利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增加幼儿教育基本供给,是化解当前入园难、入园贵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以体制改革的名义将公办园转为民办园,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公办园数量急剧下降,收费持续上涨。政府的责任和投入,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当前,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扩大公办园的覆盖面,无疑是强化政府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除此之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发展非营利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也不失为强化政府责任,增加幼儿教育基本供给的重要手段。
在公办园的建设上,特别是对目前城市新建小区按照规划标准建设的配套幼儿园,政府应当切实负起相应的职责,而不是单一地采取招标出租,社会力量承办的办法。当前可供选择的办园模式包括:政府投资并直接管理;政府投资并实施委托管理,由社会力量承办,并严格按照幼儿园的不同级别、类别收费。
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快速增长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农村和乡镇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可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形成的闲置校舍兴建新园,把中小学富余教师经过转岗培训,充实到幼儿教师岗位;也可通过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教育服务,增加幼儿教育的基本供给;还可由政府提供资金和资源,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低收费的农村民办园。
此外,鉴于我国农村的幼儿数量大,幼儿教育发展水平低,一味通过正规教育模式发展幼儿教育并不完全切合实际,可通过发展低成本的幼儿教育形式,例如举办假日班、单人流动教育点、巡回辅导站、周末游戏小组、家庭辅导站、母子活动指导中心等形式,为更多的农村幼儿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家长的育儿观念应当给予正确引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高收费意味着高质量”,诸如此类的观念,已经成为众多家长竞相送孩子入高收费幼儿园、参加各种兴趣班的信念支撑。事实上,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对孩子接受幼儿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目前我们的幼儿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待教育工作者的认真思考,也同样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家长细细体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