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5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三、问题——让学生提出
主动地提出问题正是需要学习的开始,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过去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教学中,要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顿时,学生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等等,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会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疑难——让学生剖析
当学生认识比较模糊时,激发学生主动议论,组织学生认真削析,能去伪存真,把握重点,及时攻克难点。例如,学习除法时,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为什么要扩大相应的倍数”认识比较模糊,这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有的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每辆车坐30人.200人需要几辆车?还剩多少人?”说明余数是20而不是2。有的学生用列除式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加以检验,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要扩大相应的倍数”。这样,学生通过交流、验证,从而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
五、过程——让学生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直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和学生各自准备的各种硬币。上课后,老师讲完实验计划,就让学生动手实验量直径,测周长,并上报结果,作出记录,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保、留一位小数),填人记录表。学生通过实验,计算、观察、分析发现,同圆中,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再用绕线法加以验证,让学生确信无疑地得出,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推导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式。
六、总结——让学生归纳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学得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不仅能及时地反馈信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后,我问学生:“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这句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跃跃欲试。有的说,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有的说,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可以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有的学生进一步说,当分数的分子正好是整数的倍数时.我们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当分数的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时,我们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这样的总结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参与
到教学的全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