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学习参考资料 言意兼得 法能并举
——谈对中年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认识
青海省西宁市兴海路小学 亢雅利
谈语言文字运用,必先从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起。因为,课标中的如下描述,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直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还要知道词语使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正如崔峦老师所言: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表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如何在中年段做到言意兼得、法能并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研究:
一、朗读——语言文字的个性感知
学语文,首先要把课文读好。朗读不仅是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更有利于理解课文,有助于记忆。因为朗读,不但要看,还要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从而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这有助于理解。朗读时会自觉发现:“对味”或“不对味”“贴切”或“不贴切”。只有朗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朗读融“内化”与“表达”于一体。内化是吸收,表达是运用。朗读训练多了,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言流畅,表情丰富。表达到位。朗读不好的人,表达就不会生动,不会有感染力。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需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益。有了语音,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有了跳动的生命。所以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应该落实到中年级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最终达到把课文读得其语皆出吾口,其语皆出吾心。可以说,朗读体现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二、积累——语文素养的基本元素
“积累”一词,在课标中出现17次,课标反复强调积累,目的是通过语文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积累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语言运用的基本条件。对于中年段,课标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精彩的语言。积累要和诵读结合起来,诵读的评价,要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但是,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我们不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积累全都运用于学习实践,但要求学生的积累一部分能用。所以,积累的过程是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落实了积累的量,到了运用时,脑子里蹦出的才都是规范的语言。提高积累的质、还要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读和写结合起来,落实课标“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向“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改变。
三、训练——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战场。那么,我们要在中年段落实那些阅读能力呢?从内容的理解来说,基本包括概括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抓重点句、关键句的能力,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联系生活理解的能力。学生的这五种能力得到训练,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但是,内容的理解要简化,要坚决地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步。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引向更高的境地。
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必然关注语言表达的方法。中年段,对叙事性作品做了课程要求。教师教学时,就要引领学生沉下心来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又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从中感悟出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方法。如此一来,被小学教师忽略的文体意识也必将得到加强,改变“千课一面”的通病。教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以弄懂一篇文章为核心,而是会着眼于主动探索一类文体文章的规律,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四、练笔——课堂效益的直观体现
中年级的习作刚刚起步,段的训练是练笔的重点。我们要将习作的规范指导融合于阅读教学的练笔实践中。仿写、随文练笔是落实年段目标的有效手段。教师如能适度开发,努力发掘读写迁移的生长点,适当引导,适时给予一些情景帮助,学生的表达欲望就会大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认识到模仿只是手段,创新才是最终目标。是学生在习得文本的基础上,提升语文能力和情感体悟,掌握写作技巧的途径。当学生观察勤了,自然就有话写了;思考深了,自然就有发现了;表达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驾轻就熟了,自然就能表达流畅了。
五、作业——立足语用反馈的尝试
有道是:“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点的书面作业设计,势必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取得有效的教学反馈。这就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要由“记忆”走向运用。引导学生构建词汇的网络,帮助学生铺设语用的平台。形式多样的迁移运用促进学生将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