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二、小处着手
所谓“小处着手”,是指实际教学中要从细小处抓起,找准起点,凸现主干,抓实连接,让教学具有流动感。在“大处着眼”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完成“小单元”所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1.找准起点。
因为课时少,经济高效是“小单元”教学的必要选择。而经济高效的教学首先要选择好教学的起点,贴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行走。比如一年级上册“比一比”,只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借助特定的情境或图示来让学生学会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比多少、比远近……其实,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高矮、轻重、长短、多少、远近等的比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只是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深刻的认识。因此,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先请一个学生站在自己身边,请全班学生说出谁高谁矮,用手势比画教师高出的部分在哪儿。然后把那个学生一下子抱到课桌上,学生顿时高出了教师半 个身子,这时教师也比画了一下两个人的头部差距,问:现在这个学生长得比老师高了吗?为什么?在讨论比较中,学生知道了这时二人站的“起点”不一样,还是教师比学生高。顺势引出“比高矮、比长短”的操作要点:将一端对齐,再观察另一端。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出示一个学生司空见惯的跷跷板图,提问:“现在请你坐到跷跷板的一头,跷跷板会怎样动?”“然后老师再坐到另一头,跷跷板又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利用学生“重降轻升”的游戏经验,很好地进行了比轻重的教学。当然,教学的起点也并非完全只瞄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从他们的原有认知基础,现场的操作实验等生发开来。对此,教学时要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
2.凸现主干。
“小单元”的知识脉络相对比较单一,尤其是只有一两课时的单元,如一年级上册的“数一数”“分一分”“认位置”“统计”,二年级上册的“认图形”“确定位置”,三年级的“千克和克”“轴对称图形”,等等。教学时,我们应该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切实围绕教学重点实施教学活动。比如二年级上册“认图形”,主要是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贯串在其中的一条认知主线就是“由几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就是几边形”。一位教师教学时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1)故事导人。
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子,爸爸准备在房间里铺上地砖。小明跟着爸爸来到建材商城一看,哇,地砖的品种可真多呀。(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非正五边形的地砖)小明一看地砖不但色彩好看,而且形状也是多种多样(隐去图案色彩,只留下五个图形),我来把它们分分类吧。同学们,你们猜猜,小明会怎样分呢?
(2)尝试分类。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五个图形纸片,试着将五个图形分一分。
(3)教学概念。
①初步感知。展示学生分类,说出分类的理由或依据。相机引出,第一类图形由4条边围成,叫做四边形(板书:四边形)。然后让学生猜想第二类图形该取个什么名呢?(板 书:五边形)。
②加深理解。从准备的6根小棒中随意抽出4根或5根,你能摆出一个几边形?
③顺势拓展。添加小棒,你能摆出边数还要多的图形吗?(展示并揭示:六边形、七边形……)
小结:一个平面图形由几条边围成,就叫几边形。
(4)巩固练习。
通过剪、拼、画等操作,在动态变化中强化对多边形的认识。
整个教学环节可以说是行如流水,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学生学得扎实,理解到位。当然,融合在其中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更有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概括、类比、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熏染。
3.抓实连接。
“小单元”要折射出教学的“大视野”,很有必要在前引后渗上做文章,!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同一板块知识、方法、技能、数学思考等方面的前后连接,帮助学生在“小单元”学习时形成一种“大思维”。
比如四年级下册的“运算律”单元,是在四年级上册“运算律”单元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基础上,只学习“乘法分配律”。内容虽然单一,但教材和学生的学习都要求将之与已经学过的四种运算定律(甚至还包含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进行比较和综合运用。教学时,很有必要进行类似(40+4)×25和40×4×25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弄清乘法三个运算定律的适用条件。在比较和辨析中,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律,提高综合应用水平。
总的说来,“大处着眼”侧重于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知识板块的转承连接,较多考虑知识的建构和整体思维的建立。鉴于目前各种版本的新教材尚处于建设、调整和完善
阶段,因此,教师们多读教材、通读教材、读多种版本教材,是很有必要的。而“小处着手”则侧重于教学的技术处理和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较多考虑教者的课程实施水平和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在协调、互动中实现着“小单元”教学的新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