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课资料 《〈长征〉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2.演片断,捕捉红军群像与个体的精神特征。
3.结单元,归结“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饥饿与欢歌。剧本安排了四个场景,其中前三个场景,“泼墨如水”式的渲染红军面临的饥饿情况,淋漓尽致式地描写红军战士克服饥饿的矛盾与勇气。在极度饥饿中,第四场景幡然出新,描写一群战士在毛主席的引领下观歌而舞。前后情节的急剧变化让人费夷所思。但读到毛泽东“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这句时,答案便不言自明了,是战士们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战胜了饥饿,鼓舞了土气,也使我们找到长征胜利的真正原因。
2.个体与群像。剧本中,既有对红军官兵群体面临饥饿威胁场景时的描写,也凸现了彭德怀、周团长、毛泽东等指战员、领导人的神采。这一点启示大家,优秀的人物总是来自优秀的群众集体,而团结的群众集体来自于优秀人物的英明指导!群像与个体的完美结合,共同唱响了长征之曲。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忆旧课,引新文
在《柳叶儿》、《草》中,人们为了果腹,以柳叶儿为粮,以野草儿为食,至今难忘那苦涩的岁月。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柳叶儿没有、野草儿也没有的时候,长征途中的红军该怎么办?读完《〈长征〉节选》后你一定会明白文中滋味。
二、读剧本,理故事
1.通读剧本,用对句归纳剧情内容。
如:
(1)草地断粮陷困境,一时无计解燃眉。
(2)彭德怀决意杀战马,刘少奇立誓找团长。
(3)周团长举身投池塘,小战士忍饥赴黄泉。
(4)彭德怀忍痛杀战马,警卫员大哭诉衷情。
(5)暮夜草地飞欢歌,彩霞朝日传佳音。
2.再读剧本,读出矛盾冲突。
(1)本剧情丰富(如前),主要在于作者设置了巧妙的“戏剧冲突”。好的戏剧冲突是优秀剧本的生命,请找出剧本中的冲突,说说它们在戏剧内容及结构的作用。
冲突一:饥饿——无粮。
冲突二:杀马——不杀。
冲突三:让面——不吃。
冲突四:杀马——大哭。
冲突五:饥饿——欢歌。
从结构上看正是这些矛盾冲突,顺利地将剧本情节推向纵深。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内容成为后一个内容的基础,矛盾越深,反映的思想越深刻,人物形象越突出。
(2)在这些人物中,作者主要凸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精神特点是什么
学生浏览全文,自由讨论,得出结论——
群体:
①特写:“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说明了红军战士前仆后继过草地,面向北方志不移的精神风貌。
②草地之夜:大家欢舞笑语,体现了红军以精神的消费来战胜饥寒与疲劳折磨的乐观精神。
正是这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群体,才诞生了优秀的个体。
个体:
①特写:“刘少奇怀中的战士拿着那袋所剩不多炒面的手渐渐松开,啪的一声,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掉在了草地上。”特写描绘了小战士手拿炒面撒手人世的殉难图,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刘少奇眼见战士们活活饿死,但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悲怆!
②彭德怀杀战马:“彭德怀猝然拔枪杀战马,却又串串泪水悼战马”,反映了彭德怀为保士兵口粮,忍痛割爱杀战马的矛盾心理,悲也!
③毛泽东讲道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红军战士真是凭着这种革命豪情与壮志,才一往无前的。
三、读佳段,悟精神
高声诵读《草地之夜》,感怀红军革命豪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