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6-21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二、在生活互动中发掘童趣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交际功能。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教学改革这块基地,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积累源于生活、富有真情实感的素材。
1.形成课堂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作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双向互动的过程,如何互动得谐调、高效,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实施愉快教学,做到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真正与生同“乐”。在相互传递信息时,教师要真心诚意地当好“听众”,当好“导师”,拉家常般与孩子进行交流,尽量缩短心理距离。课间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嬉戏,孩子会拥至而上,还敢于与你“对阵”。你被他们所接受!这样形象“光辉”的“老天真”又将会出现在“小天真”的作品里。
2.提供便于生生“情感沟通”的机会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作文教学环境,鼓励孩子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每个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当然,这是一种互动的行为,单向行为是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沟通。只有在互动中认识对方,了解对方,相互包容,才能使彼此间的那份充满童真的情感得到理解。写文章时无需“遮遮掩掩”、笔头“留言”,大胆率直地写出想说的话,充分自然地抒发这份“同窗”之情。如组织气氛热烈而宽松的“班级辩论会”。学生为表明“我方”观点,“驳倒”对方,会毫无顾忌,直言不讳,振振有词,为“真理”而雄辩。这样的辩论,辩出了能力,辩出了真情。当然,那一篇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而又不失儿童稚气的、辩论“火药味”浓浓的文章,不得不叫人刮目相看。又如“看表演猜成语”。教师选择几个适合表演的成语,让孩子即兴自编、自演、自评。在这过程中,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相结合,“表演”为个人行为,“看表演猜成语”为群体行为。这样练笔的形式融洽了“生生”的关系,打开了他们那扇封闭“以我为中心”的心灵大门,融进了集体,交结了伙伴,促进了友谊。
3.扩大与生人”情感交流”的圈子
学校教育要引导孩子走出家门、班门、校门去了解社会中的人与事,找回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我校曾开展模拟“社会化”形式的“市场买卖”活动,在校园内摆设“跳蚤市场”,扩大了生生之间交往范围,陌生的同学之间成了“卖主”与“买主”的关系。在“公平买卖”中,他们跨年段地交往,结识了不少新伙伴。有亲身经历、真切体验的文章显得生动、有趣。虽然作品不乏稚气,然而,这是他们从实践中获得的真情实感,通过语言内化表达出来的感受,体现了儿童阶段观察、思维的特点,值得赞赏。又如带孩子去”敬老院”送温暖,他们放开童声,跳着优美的舞蹈,送上精美小礼品,用爱心去关怀年迈的老人。孩子们的深情,感动着老人,老人们关爱下一代的言语感化了孩子,唤起两代人情感上的共鸣。这种”超亲情”的感情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油然而生,也自然流淌于孩子的笔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