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中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
2、尝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图片;
3、感受作品中与人为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
律动音乐、故事课件、提前在教室两侧贴两幅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1、模仿开汽车动作,引出故事主题。
师:我们来当小司机,好吗?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轻松愉快地做着开汽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2、提问引起好奇,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你见过回滚的汽车吗?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会滚的汽车》。教师接着用充满疑惑的口气讲:会滚的汽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二、理解故事情节及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作品情感
1、观看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滚的汽车到底是什么?整体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
问题一:回滚的汽车是什么?幼儿回答:大木桶
问题二:都有谁上了会滚的汽车?幼儿顺序说出了故事的主要角色。
问题三:你觉得故事中什么地方最有趣呢?
幼儿讲述自己感觉最有趣的的地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3、谈话,感受作品表现的情感
师:你喜欢木桶还是狐狸?为什么?
幼:喜欢木桶,因为木桶善良,它爱帮助别人
师:为什么不喜欢狐狸?
幼:因为它骗人还欺负小动物。
4、教师小结,幼儿理解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
师:这是一篇拟人化的故事,作品中的动物、木桶都被拟人化了,变得和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会做事、会夸张。这样写使故事变得更生动有趣了,大家就更愿意听,愿意看了。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故事更好听。
三、幼儿尝试运用拟人化的方法看图讲故事
1、以“小作家”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图片,尝试创编。
教室两侧分别贴了两幅图片,教师提出要求:现在你们自己选择一张图片,当一个小作家,也试着用拟人化的手法看图片编一个故事。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
语言活动区提供语言图片,幼儿可在自选区域活动时运用拟人化手法讲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