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数学味”,源自对教材内容的理性把握。教材是教学资源,要让教材中的“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就需要我们实际运用教材时进行有效的思考,如是是否可以进行适当的重组。教材中关于彩旗、灯笼和盆花的3个问题是分别提问的:“从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在“试一试”中提问:“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盏彩灯呢?”、“从左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 颜色?”在本课教学中用统一的数来提问:“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第15个物体是什么颜色?”这样设计不但可以完成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排除一些外在信息的干扰,使学生在类似的情境中洞察问题的本质内容,从而建立起简单周期问题的计算模型。
“数学味”,源自对课堂练习的智慧加工。本课中的习题没有一题照本宣科地搬用教材中的原题,而是题题有效,题题创新。但在创新形式的同时又不是一味地在形式上打转!形式的创新只是发展学生的开始,而追求实质才是习题创新的本真。如课始的“比比谁的记忆力好”中的第一个规律是让学生初尝规律的实用,而课末另一规律的“显山露水”,更使学生领略到规律世界的神奇。再如“观察:动态中的规律问题”、“听辨:声音中的规律问题”、“游戏:活动中的规律问题”,要玩好这样的数学,需要数学思考的介入,需要空间观念的帮忙,需要情感意志的参与。
“数学味”,源自对学生潜能的充分尊重。本课教学非常注意给子学生适度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经历学习过程:注意引导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检验自己“找”的方法是否合适,找到的规律对不对,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体会“找”法的多样性;注意引导他们反思,归纳,体会怎样找规律,怎样根据规律来解决问题。这一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热情,使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之旅,智慧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