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1 11:55:44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①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①《屈原》:著名的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1月。作品借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文章开头叙逑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郭沫若是当今人人皆知的语言大师,他尚且要反复推敲语言文字,这便有力地说明了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这是炼字①的好例。(①炼字:指写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苦功,力求其精的作法。)[这个句子归结上文,引出“炼字”二字,逐步过渡到本文议论的中心。]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由这个句子自然引出下文对郭沫若“炼字”的评论。]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引用《水浒》中的事例说明郭沫若对“你这”句式分析有误。关于石秀骂梁中书,见于《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有关故事情节是:梁山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卢俊义被梁中书捉住。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的留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由于他是朝廷奸臣的忠实走狗,所以石秀骂他是替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话中的“你这”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蔑视。关于杨雄醉骂潘巧云,见于《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故事说的是杨雄上梁山之前的一段情节,杨雄的妻子潘巧云跟和尚裴如海通奸被石秀发现,石秀把此事告诉了杨雄,杨雄在酒醉之后痛骂潘巧云,一连说了六个“你这”,发泄了对这种侮辱难以忍受的怒气。]“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引用《红楼梦》里的事例,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指出郭沫若对“你是”句式分析有误。关于茗烟骂金荣,见于《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贾宝玉的书僮,陪侍宝玉在家塾中读书。金荣是与贾府沾亲的一个孩子,也在这个家塾中读书。金荣依仗贾瑞等人做靠山,欺负了宝玉的好友秦钟。茗烟仗着主子在贾府的地位,大闹学堂,骂了金荣,公然叫阵:“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话中的“你是”有假设语气,意为“你若是”“假若你是”,还带着“你不是好小子”的讽刺意味。]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在上逑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否定了郭沫若的判断。]其次,郭先生援例①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①援例:引用现成的事例。援,引用。)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进一步分析郭沫若援例修改的错误,一是弄错了句式表达的情感,二是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残缺。连郭沫若这样的大文人在“炼字”上尚且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便雄辩地说明了炼字的必要和艰辛。]
第1、2自然段,作者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说明“炼”字的重要性,“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郭沫若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结果弄巧反拙。朱光潜纠正了郭沫若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于作者持论公允,深入浅出,例举详赡,既引书证又依据事实经验,涵盖面极广,并以细腻的笔触注意对语言品味分析,注意展示思索过程,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心灵深处打动读者。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①不可。(①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极少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zīzhū,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几个句子是1、2自然段的归结。第一句紧承上文,得出“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的结论,很自然地照应了题目。“锱铢必较”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咬文嚼字”所要达到的极细微的程度。“非……不可”这个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第二、三句则是具体阐明“咬文嚼字”的含义。第二句指明“咬文嚼字”这一成语的本来意义,第三句用“但是”一转,赋予“咬文嚼字”以全新的含义: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从而自然地归结出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文学”二字很重要,为第6、7段的议论埋下伏笔。]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①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①斟酌:原意是斟酒以供饮用,也用来喻指商讨或考虑以决定取舍。本文中指考虑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这里用“在表面上……,在实际上……”的句式揭示“咬文嚼字”的本质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下面的文字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议论。]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这是用概括说明的方法从反面证明上句的观点;下面引用具体的事例,来坐实上句的说法。]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①镞:zú,箭头。)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心理学告诉我们,李广的这种千钧之力,是人的潜能在特定情境(这里是万分危急)之中猛然爆发出来的结果,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成,因此“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①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①王若虚:1174-1243,蒿城人,金代文学家。)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以为虎”是错觉,误以为“草中石”是“虎”;“见草中有虎”是实实在在看见了“草中”有“虎”。这便很好地说明了“咬文嚼字”在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几句进一步说明“咬文嚼字”在实际上是“调整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情感还没有凝炼”。]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这种分别”包括“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此段文字,通过对李广射虎一段原文和改文的对比分析,有力地证明了“咬文嚼字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举例精当,分析透辟,有很强的说明力。]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这里作者采取先破后立的方法,先批评有些人的错误观点,进一步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并且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理论高度进行证明。]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①,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①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如果说上一段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的例子是从“一句话换一个说法”的角度来证明观点,这一段引用韩愈和贾岛“推敲”的故事证明“更改一两个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则是从更小的范围说明了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作者特地叙述从古到今人们对“敲”字加以肯定,与下面自己的分析形成对比,借以说明“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①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②,也似乎平添了搅扰。(①剥啄:拟声词,模拟轻轻敲门的声音。②岑寂:寂静、寂寞。岑,cén。)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作者细致地分析“推”字和“敲”字所表现的不同境界和不同思想感情,生动地证明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它启示我们,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作者透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锤炼文字,要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令人遗憾的是,朱光潜先生对“推敲”的推敲,似乎还可以再推敲。]
第3、4、5自然段,作者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的事例,韩愈帮贾岛“推敲”的故事,证明“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王若虚的事例是反面事例,从“一句话”的角度说明“换一个说法”就“意味不同”,韩愈的故事是正面事例,从“字”的角度,说明“更改一二个字”就“更动了思想感情”,从正与反、大与小各个不同的侧面,严密周详地说明了“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这个句子引出本文的第三个分论点。]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①” “杨柳万条烟②” “烟光凝而暮山紫③” “蓝田日暖玉生烟④”……种种境界。(①一川烟草:这是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原文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一片平川。②杨柳万条烟:语出唐朝诗人岑参《送杨子》:“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文中“柳”字可能是“叶”字之误。③烟光凝而暮山紫: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④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这里是对分论点的涵义进行具体的阐述,作者以“烟”字为例,具体说明“字”有直指的意义,还有联想的意义,“用字的难处”不在直指的意义,而在联想的意义,因为联想的意义“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这几个句子进一步说明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作用,科学的文字要用直指的意义,而“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而联想的意义既有正面的效应,“可以使意蕴丰富”,也有负面的效应,“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第3段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这里则进一步说,文学借有联想意义的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章前后照应,作者的探究在不断深化。下面举例子具体说明联想意义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①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②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①《惠山烹小龙团》诗:全诗是:“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九龙脊,无锡惠山九峰之一。孙登,东晋隐士,传说是竹林七贤之一稽康的老师。人间第二泉,即下文所说“惠山泉”,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载:陆羽评天下水为二十等:江州庐山康王谷洞濂水第一,惠泉第二。②“小龙团”茶:指苏东坡得到的宋神宗赏赐的龙凤茶饼。在北宋年间有大龙团和小龙团的茶叶贡品。大龙团每斤两只,小龙团每斤十二只,是每年谷雨前采撷调制,正反两面都印有龙凤图案,所以又称龙凤茶团。)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通过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联想的意义,如果控制好了,就可以“点铁成金”,“使意蕴丰富”。]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再次强调联想的意义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这个句子归结上文,说明了联想意义的正面效应。]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这个句子引起下文,说明联想意义的负面效应。]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①” “王嫱②、西施”,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③,才高八斗④”;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⑤”,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⑥”;做买卖都有“端木⑦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⑧” “杀青⑨”。(①柳腰桃面:柳腰,见北朝庾信《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桃面,源于唐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②王嫱:即王昭君。③学富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④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子建,即曹植。⑤春花秋月: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⑥柳岸灞桥:柳岸,出自柳永《雨霖铃》词:“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忆秦娥》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⑦端木:即子贡,孔子弟子。他“能言善辩,善经商,家累千金”⑧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⑨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联想意义”为什么“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呢?作者先举例,后从理论上说明这是由于“套板反应”的原因,在心理学上叫做定势思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从阅读、创作乃至整个人生态度的不同角度,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①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①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牍,dú。)[说明产生“套板反应”的原因和“套板反应”现象的普遍性。]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①”。 (①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出自韩愈的《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①。(①下乘:下品、下等。乘,chénɡ。)[引述韩愈创作的经验之谈,说明克服“套板反应”的根本途径和办法。]
第6、7自然段,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也就是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和控制。控制好了,“可以使意蕴丰富”,控制得不好,“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点铁成金”。第7段列举一系列联想意义误用而生流弊的事例,指出它产生的原因在“套板反应”,产生“套板反应”的原因在习惯、在懒惰,克服“套板反应”的办法是“唯陈言之务去”。文章既有事实,又有理论,既有正面说明,又有反面论证,既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又指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论述周密,令人信服,有很强的逻辑性。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这是对全文内容的归结。作者把他在文中阐明的道理归结到一个核心,就是运用文字必须要有“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强调“谨严精神”的重要性。]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批评与“谨严精神”相对立的“懒”“粗心”“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指出为什么不能“懒”,强调“刻苦”、创新和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第8自然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