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礼仪的直接目的和本质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礼仪的要求去做,礼仪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知礼,守礼、行礼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反之,非礼、失礼的人往往为社会所垂弃,作为学生更要注重礼仪修养,当然,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人的内在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映和折射,为此,学生在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从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等方面提高自己。
一、升降国旗,庄重严肃,脱帽行注目礼。
二、集会要依次迅速,严守会场纪律。
三、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发言先举手,教师允许后起立回答。
四、在家里,尊老爱幼,尊重父母兄长的教诲,被误解时避开锋芒后解释。
五、用好礼貌语言:“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六、衣着整洁,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举止文明。点头微笑、鞠躬握手要情真意切。
七、进办公室先轻轻敲门,迟到要报告,遇见老师先让行、并问好,见了客人要问好让座,讲究欢迎、欢送的形态和语言。
八、不围观陌生人,尊重残疾人的人性,主动让座、让路并予以帮助。
九、参加宴会、座谈会或观看演出、比赛时鼓掌致意要适度,不用嘲讽语言,不起哄。
十、碰到车辆要行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