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变为满足人们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带来了教育政策的变化——从注重“双基”到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然而,基础教育似乎正处于历史的岔路口,是“扩张优质教育资源”,还是以现有学校为基础,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生成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似乎步入了一个充满歧路的花园。
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促使重点中学和基础较好的学校获得膨胀与扩大的生机,暂时缓解了教育供需矛盾。但只是权宜之计,它并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没有解决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也偏离了公共教育担负的社会责任。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靠的是什么?吸引更多的教育投入、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优秀教师纷纷从普通学校、薄弱学校、郊县学校流动到优质学校,生源也纷纷流入优质学校。这种流动,抽空了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的资本,使它们更趋薄弱。
如何寻求一条缓解社会供求矛盾、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整体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曾检索了20多种刊物150多篇关于成功改造薄弱学校的文章,试图从中探究学校发展的一般模式。
可以说,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更多依靠人的素质,而非仅仅物的投入,不是仅仅靠政策支持、经济投入和壮大学校规模就能实现的。真正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不断革除教育中的沉疴宿弊,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才能逐渐生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第一,学校应是改革的主体。
从改造薄弱学校改进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学校改进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尝试比“自上而下”的推进更有力量。内涵式的优质教育生成之路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道路,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努力,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政府所做的不是要成为教育改革的主体,而是要让教师和学校成为改革的主体,鼓励各个学校的尝试,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而非将他们变为教育局的“应声虫”和教育改革风潮的“墙头草”。
第二,稳健的保守态度。
稳健的保守态度是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的。一项影响巨大、牵涉教师和学生人数甚多的教育改革如果没有被确实证明有效,没有长期的实验作支撑,就不要急于采纳和推进。
教育家胡森指出:“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家,我参加与教育改革和教育规划有关的政策性研究已有40余年,我所得到的(特别是从连续进行的未来研究中得到的)一个基本教训是:如果最初对环境就没有搞清楚,或者没作出什么可能的预见,那么即使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事情也会‘走入歧途’。学校机构的发展很容易偏离根据决策者和计划者的意图而制定的路线。”过分激烈的变化而没有相应的准备往往将教育导入“歧途”,形成改革者也无法控制的局面。最后,不是“改革”改变了学校,而是学校改变了“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