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情调查:让我们和学生靠得更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情”不是什么时髦的新提法,从“以学定教”,到“备教材、备学生”,再到教科书上每个章节开头安排的“课前活动”,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就意味着一种不同的学情。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学生情况的更加复杂多元,关注学生、了解学情的方法也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有所变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我该如何读懂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小学 俞李 陈春雨

  一天,在进入三(1)班之前,我还把自己定位为认真关注学生的那一类“优秀”教师,直到看见小雯的眼泪,我开始心慌了。

  那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课。根据教参以及其他老师的教案,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针对学生过度看电视的情况,对学生加强教育,让他们明确看电视要有节有度。

  可是,当我请班里一向沉默的小雯汇报她看电视的情况时,她却回答:“老师,我妈妈从来都不让我看电视。”伴着叹息,她的泪珠滚滚而下。

  “是啊,是啊……”班里的其他学生也纷纷附和起来,全然不顾我的目瞪口呆。

  本课的主要问题不是过度看电视吗?怎么会变成这样?我被教参“欺骗”了?

  就这样,我在一声叹息中铩羽而归。

  【反思】没有作过真正的调查,凭着一本教参、网络上的若干教案就进课堂,注定了我要遭遇以上尴尬。大师说,生活比小说更富有戏剧性。孩子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看来,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建立在对学情的充分调查基础上。

  有了上面的惨痛教训,我在三(2)班上课时,根据小雯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了教学重点。

  “同学们,爸爸妈妈都不让你们看电视,是吗?”我信心满满地开始了第二度教学。

  “不是,我爸爸妈妈让我看电视。”

  “老师,我每天都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呢!”

  “老师,我们看电视没问题……”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聊开了,场面颇为热闹,可就是没有孩子提到父母不让看电视的例子。

  顿时,我又手足无措起来,有一种郑重其事端起枪却放空的沮丧感,准备好的一系列教学环节无从施展。

  【反思】第二个班的教学,突然让我清醒了起来:我是不是太浮躁了些?没有问学生,或者只是问了一个学生,就无端地确定他们中所有人的生活都存在我预想的问题。我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教学缺乏真实的起点,二是没有找到典型问题。

  由此,问题悄然浮出水面:学生看电视存在问题吗?我该怎样调查才能真正发现典型问题呢?我找来了教研组的老师们,大家一番商议,几个问题的轮廓清晰了起来。

  学生看电视有没有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吗?教研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没有问题只是表象,问题肯定存在,对学生看电视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体现品德课程的作用,“课堂增量”就体现于此。

  而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调查,才能够发现学生的真实问题,教研组的老师们经商议确定,需要从形式和方法上进行突破,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是在班级内找部分学生访谈,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共性问题;二是对全班学生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与内容进行书面调查,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内容要简单易懂,看看能否发现问题。

  出人意料,第二天的行动并不顺利。对三(3)班学生的访谈平淡无奇,他们的父母都没有阻止他们看电视。而收上来的书面调查反映,学生看电视的时间似乎都控制得不错。那么,是否真的没问题了呢?我陷入了沉思。

  “《喜羊羊和灰太狼》、《虹猫、蓝兔七侠传》——”一阵阵欢快的朗读声从三(3)班传来。那是我正在带领学生们朗读班里同学昨晚所看电视节目的调查结果。

  “《武林外传》、《情深深,雨濛濛》——”读到这里,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

  “那么,大家认为,在看电视上,我们都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只看动画片,或者看一些适合大人看的节目。”一个学生说。

  “这样啊,那我们一起给那些只看动画片的同学推荐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吧。”

  课上到这里,一丝成功感悄悄爬上心头。

  【反思】终于找准了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时存在的问题,我的第三度教学愉快落幕。此次的学情调查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读懂学生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话题,尽管耕耘教坛十多年,尽管已为人母,学生对我来说仍然是一方神奇而无尽的宝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调查结果直接为教学服务

  ■北京四中历史教研组 王小琼

  确立我们自己的学情调查

  教学要教到学生的心上。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但是,究竟该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学情调查。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学情调查是新课程下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有意识地作过学情调查和预测,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学情调查的相关研究很少,可供参考的书目和资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优化教学、渐渐读懂学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作好学情调查。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因此,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

  笔者与西城区10所学校的17名历史教师共同组成了学情调查研究课题组,通过交流研究方案、设计并研讨课前学情调查问卷、从问卷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于教学设计、听课和交流,经历了“实践-完善”、“再实践-再完善”的循环过程。

  教学在碰撞中不断调整

  在未进行研究之前,我们普遍认为学情调查好操作,只要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即可。可是,研讨研究方案时,大家发现研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主要集中在:1.怎样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是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2.参与实验的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能否很好地适应实验的要求。3.教师是否具备不断完善调查问卷并将分析结果有效地运用于教学设计的能力。

  围绕这些问题,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

  课前学情调查问卷的设计。一方面,问卷设计要紧密围绕三维目标。另一方面,问卷不同于预习提纲,不能仅从教师的角度来设计,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要贴近学生来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设计问题。

  刚开始设计问卷时,我们将问题呈现得非常直白。如,西欧分封制和中国西周时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这类问题确实是教材的重难点,有必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但是以这种专业化的方式呈现问题,假如答题前不让学生预习,学生回答起来难度较大;假如让学生预习后回答,学生回答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后来,我们围绕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转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设计问题,将问题通俗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以北京三中丁洁琼老师为“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的前后设计对比为例。

  第一次调查,问题的表述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规律,有不少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应该答些什么,还有少部分学生交了白卷。

  而修改后的问卷更贴近学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将三维目标的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了出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从实践来看,学生乐于配合丁老师完成问卷,有利于丁老师从问卷中比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为教学提供直接参考。

  课前学情调查问卷的实施。设计好问卷后,选择哪些学生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问卷的回答呢?我们通过研讨,认为一方面可以选择全班学生进行调查,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实验班中选择不同生活背景和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如果学生重视这件事,和老师的关系也很融洽,可以讲清要求让学生回家完成答卷;如果学生不重视,最好直接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问卷。

  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及分析。问卷收上来后,先淘汰不作任何回答的无效问卷,再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结果采用学生答案比较集中的部分进行归纳、总结。

  课前学情调查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学生层面来看,课前学情调查能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培养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让学生张扬个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林素华老师在“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生活”一课的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中有2人知道寒食节的由来(其中1人的了解不够准确),38人不知道。于是,上课时林老师就让了解寒食节典故最准确的学生进行介绍,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避免纠正不必要的错误,更让学生张扬了个性。而邵海凤老师的“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上,有33名学生非常想了解大运河开凿的情况,只有1名学生不想了解。鉴于此,邵老师设计了学生角色体验,分为农民组、商人组和巡游组进行课堂表演。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便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在问卷中,我们一般还设有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本课你还希望了解什么?”,或者“对上述内容,你想对哪些内容作深入了解?请举出2-3个主题。”以此来了解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兴趣点、学习动机,等等。

  从教师层面来看,课前学情调查能为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尽可能多地分析学生、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提供帮助;为教师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更充分地作好教学的知识储备。

  未来的研究之路还很长

  我们从实践中感到了学情调查对教学的推动作用,体验到了这项工作的价值。我们目前主要进行的是课前学情调查。其实,课上学生生成的问题以及作为检测教学效果手段之一的课后学情调查,都是值得我们下一步继续研究的内容。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现有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合,导致学生很难理解。那么,哪些知识与学情不符呢?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学情的理念应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黄华

  看电视,看了,还是没看?貌似一个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居然会让余李老师大大地犯难起来。细细想来,也不奇怪,“凭着一本教参”以及“网络上的若干教案”,没有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便“信心满满”地走进课堂,自然是要遭遇尴尬和困境的。

  老祖宗的那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不是随便说说的。陶行知先生也曾告诫教师们,“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一言以蔽之,关注学情是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要想上好一节课,不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特别是教育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切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

  不仅如此,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关注学情更是我们科学施教的重要保证。我们说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便是认识到“儿童”的存在,认识到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都意味着一种学情。

  如果教师没有尽全力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没有针对学情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如何保证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及具体方法呢?如果教师不能切实地关注学情,不能做到“对症下药”,甚至无视学情及其发展变化,只是一味机械地套用教学预案,那么,教学活动极有可能落得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我们口口声声说的“尊重学生”、“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等等,又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呢?舍弃学情,不关注学情,教学便没有了“抓手”,由此,再多再好的理念和口号也只能是隔靴搔痒,甚至沦为无的放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实效。新时期以来,我们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或是任其自然。相反,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时间过了,内容换了,难度改了,甚至天气变了,都会对学情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另一方面,学情的多样和多变,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情。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观察、访问,可以察言观色,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旁敲侧击,还可以检视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改变学情,使之调整到最为适宜教学活动展开的状态。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看到的,北京市西城区的教师们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特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对整体教学起到一举多得的积极作用。如此一番“良苦用心”,让我们看到了对学生个体的真正关注,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然,学情以及学情调查的范围极为广泛,老师们大可不必担心。日常教学中,怎么可能像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每节课之前都发问卷或是搞访谈呢?时间和精力都不容许啊!事实上,学情调查就在我们身边,关注学情的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一位合格的教师,必然是时刻都在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洞悉学生的真实需要。试想,一面是一群频频点头、面带微笑、听得十分入神的学生,一面是一群目光呆滞、神情木然甚至鼾声如雷的学生,相信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要有所不同的“作为”——对待前者必然大加赞赏“乘胜追击”,对待后者也不可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其实就是关注学情。

  说到底,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师生在这里面对面地交换信息和情感,其间所显示出的学情是最为鲜活的。只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留意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去获取各种反馈信息,进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关注学情就不再遥远。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8日第6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2 06: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