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5-7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中考议论短文写作四要素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同学们能够对身边发生的事发表点看法,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这类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观点必须从一件事引申开来;议论要求抓住一点,切忌面面俱到;重点分析说理,论据不可冗长;篇幅比较短小,结构更须谨严等。目前中考常用的供材料作文所提供的大多是一件事,只要能从这件事中议出一个正确道理,文章就算成功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供料议论文呢?下面主要从应考角度说说这种作文的一般写法。
一概。所谓“概”就是概括所提供的材料。概括材料首先要求简洁。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材料首先要求简洁。题目所提供的文字一般都较多,因此我们必须在忠实原意的基础上,做到简洁,能用一句话概括的就决不用两句话。这实际上是对我们阅读概括能力的一种检验。概括引用的材料还应做到有侧重点,一段材料,可以引发的议论是多方面的,根据议论的需要,在引用材料时可以而且应当有所侧重。
二点。概括材料后,要对材料进行一番分析评论,在对材料蕴涵的深刻含义的分析过程中点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例如写《不让座的反思》一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和要求如下:"小明上公共汽车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座位,这时上来一位老大娘,有人劝小明让座给大娘,小明说:‘那么多人都不让,为啥要我让?’请就这则材料写200字左右的议论短文。"行文中应紧扣材料,点出"营造文明环境氛围"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中必论点,为下文的进一步议论张本。如偏离材料,泛泛点出"学雷锋""助人为乐"等论点,就大错特错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在点出论点时要去伪存真,深思熟虑。
三议。这是议论文的核必部分,是文章深入的关键。在安排上一般有并列式、正反式、层进式三种方式。
并列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安排方式。为了论述方便、条理清晰,常常把议论的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常常用"第一""第二""第三"或"其次"最后"标出来。运用并列式阐发议论,流畅有序,层次清晰,一般初步具有分析能力的同学都乐于采用这种方式。
正反式结构简洁,颇为实用。如一篇谈"心想事成"的文章,作者通过"心想事不成"的实例两相对照,点明两者之间根本差异,从而自然得出结论。这样正反对比,褒贬分明,通过比较使正确观点深入人心。
下面重点讲递进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次之间的顺序不能随意改动。这种形式重在深挖下功夫,因而论点开掘比较深。
〖例文〗
推倒墙,架起桥
现在父母和子女经常发生矛盾,仿佛中间隔了一道墙。我认为有必要推倒隔阂的墙。架起理解的桥梁。
为什么父母和子女意见有分歧呢?首先是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我们父母大多是老知青,文化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于是在补偿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我们成龙成凤,而学习负担的加重却使子女产生了厌学情绪,不能达到父母心目中的要求,于是矛盾(主要在学习上)不免产生了。其次是两代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我们父母特殊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同我们在新潮流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处世方法有较大的差异,这需要两代人沟通和理解。最后从身体角度说,父母大都处在更年期,易激动;我们处在青春,易冲动。双方一谈就崩,缺少平等的心平气和的交谈。这当然容易产生"墙"了。
一个家庭有了一道"墙"将影响工作,影响学习,影响家庭的和睦,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其危害不言自明。
我们希望填平"代沟",作为子女更应该尊敬父母,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主动推倒"墙",架起"桥"。
这一篇是递进式的,模仿了《反对自由主义》的结构,从现象——根源——危害——号召,层进分析,丝丝入扣。
另一篇《营造文明的环境氛围》的文章,先例证创设文明氛围的重要性,接着对“从众心理”进行分析:“人有一种从众心理,一个人不遵守纪律,第二个第三个也尾随着违反纪律。就学校而言,营造文明的环境氛围,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感到,遵守文明的规章制度是理所当然的。是一个学生的起码素质,是有风度有教养的表现。谁都羞于做第一个违反者,谁都不屑于做第一个违反者,谁都不敢做第一个违反者。”把创设文明氛围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由浅入深的论证,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结。引入材料,联系实际,进行一番议论后,文章就进入了结论部分。作为供料议论文,结论部分除了像写其他议论文一样或强化论点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在结论部分千万要注意回扣一下开头所引的材料,而许多同学正是忽略了这一点,文章在联系实际分析之后,就再也回不到开头的材料上,让人觉得如断线的风筝,再也回不来了。当然,回扣材料要自然贴切,不可牵强附会。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步骤中“概”为基础,“点”为关键,“议”是深化,“结”为点睛。运用概点议结来谋篇布局,基本上能达到一事一议写作的要求。
为文之道,本来是有法而又无法的。说到底,只有把材料吃透,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关键内容,正确联系实际,才能写出符合考题要求的好文章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