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他的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是语文素养?我以为语文素养是人文情怀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缺一不是,缺一不可。培养语文素养,要从培养语文习惯做起。语文习惯不仅仅是怎样学习语文的行为习惯,也包括如何享受语文的品性习惯。两者同样缺一不可。
朱光潜在《谈文学》中有一段话十分精彩:“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很注意到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这段话讲了自己由只关注人文性到既关注人文性也关注语文性。其实这就是高境界的语文习惯。真正的语文美,是文质兼美,是情感与美感结伴而行。学语文要引导学生感知语文之美,从而感悟人文之美;又从品味人文之美进而领悟语文之美。这样才是会学语文,学好了语文。
会读书的习惯,包括这些习惯:边读边思──深读、联系上下文──细读、抓住关键──精读、咬文嚼字──品读、化文字为画面──赏读、领悟语义──研读。
一、边读边思──深读
深读,是真正读进去。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我教《草船借箭》时就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深入读书的平台。我是这么做的: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供了“由做求思”的好办法,一会儿我们就运用它。同学们,诸葛亮做了什么,和最后的结果,书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呢,只要我们认真地读书就能知道。关键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明白这一点只靠读书是不够的,还要加上思考,透过他做的,去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教师:下面就把借箭的过程交给同学们自己去学,好吗?这个借箭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咱们要把怎么做的理出个顺序来,你们认为什么办法简单、好记?请提供一个。
学生:可以缩简一些。
教师:有句子、有词,你想缩成什么形式?
学生:缩成词语。
教师:好,还有吗?别人呢?
学生:记录下来。
教师:用什么记录?
学生:记在纸上。
教师:他说用批注的办法,我们把诸葛亮做的事概括地记在本上或记在书的空白处。还有吗?你说。
学生:我多读。
教师:反复读,脑子里有个印象。
学生:把每一步记成小标题。
教师:你们四个人做领头人。在坐的同学,你喜欢哪种方法,你就和他们组成合作伙伴。有同学说我还有新的方式,那可以自己组织伙伴,好不好?做完这一步后,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
学生:好!
教师:自由组合,开始自学吧。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其中一组学生板书:大雾漫天、绳索连船、一字摆开、擂鼓呐喊)
教师:基本上都学完了吧,我们来交流。先说说你们组是怎么理的顺序,再说说你们用的什么办法。
学生:我们组用的是概括小标题。先请鲁肃上船,然后是逼近水寨,接着是受箭,再然后是撤退,最后是交箭。
教师:他们这样理了一个诸葛亮借箭的顺序。很好。别的小组,说说你们理的顺序,跟大家交流一下。没学完没有关系,议多少交流多少,一会我们共同完善。
学生:拨快船,然后是诸葛亮请鲁肃上船观看,然后是逼近水寨借箭。
教师:同学们,我请这个小组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写在黑板上了。他们排了四个顺序,每一步他们都借用书上的一个词语给它概括了。请你们自己来说,诸葛亮怎么做的?
学生:诸葛亮在大雾漫天的时候,用绳索连船去取箭,到了曹营前一字摆开,还擂鼓呐喊。
教师:到擂鼓呐喊就完了吗?
学生:没完。
教师:那咱们一起帮着他们完善,好不好?接着是干什么了?船怎么了?你说。
学生:让船掉头。
教师:如果配着他们也是四个字的话,怎么说呀?
学生:掉头受箭。
教师:好。或者说掉转船向,请你写下来吧。
(学生板书:掉转船向)
教师:掉转船向以后又干什么了?离曹军的水寨怎么样?你来写。
(学生板书:逼近水寨)
教师: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你们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呀?为什么要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
学生:诸葛亮料定曹操很谨慎,大雾漫天的时候曹操肯定派兵在江边守卫。
学生:浓雾面对面看不清,可以埋伏。
学生:在大雾漫天的时候敌人看不清虚实。
教师:我把大家的发言概括一下,在大雾漫天的时候看不清虚实,敌人难以辨别。曹操生性多疑,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他不会轻易出击,只叫弓弩手放箭。
(教师板书:敌难辨)
教师:为什么要绳索连船呢?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学生:好受箭。
教师:有这个因素。你说呢?
学生:受箭的面积广。
教师:对了,你们说雾这么大,对我方有利的是敌人看不清我们,有没有不利呀?
学生:有。
教师:是什么?
学生:大雾漫天,面对面都看不清,容易走散,如果用绳索连在一起,就不会走散。
(教师板书:不走散)
教师:对了。诸葛亮都想到了,不利,容易走散,所以让绳索连船,既不走散,又能尽量多地受箭。
教师:为什么要一字摆开呀?用手比画比画。哪是船头,船怎么摆?叫一字摆开,为什么要一字摆开?你说。
学生:船都这样摆,(学生用手横过来)船舷对着江边,一条接一条。
学生:这样箭可以都插在草靶子上。
教师:你们看那草靶子都摆在哪了?
学生:船两边。
教师:就是这样一字摆开。
(教师板书:多受箭)
教师:为什么要擂鼓呐喊呢?
学生:曹军以为来了很多兵,可以使曹操下令射箭。
学生:让曹操的兵害怕,让他们惊慌,他们就会拼命射箭。
教师:擂鼓呐喊是造声势,曹操更不敢轻易出动,就下令射箭。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学生:可以引起曹操的注意。
教师:为什么这时候倒要引他注意呀?
学生:让他们射更多的箭。
教师:往哪射呀?你说。
学生:大雾漫天,他们看不见船在哪里,听到鼓声,他们就知道船在哪里。
教师:对不对呀,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示射箭的方向,要不然,看不见,往哪射呀?都射进江里了。这样他们顺着声音就射过去了。好,你们读读擂鼓呐喊的作用是什么?快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读)
学生:擂鼓呐喊是为了不失箭,也为了造声势。
(教师板书:不失箭)
教师:你们再看看,为什么要掉转船向呢?
学生:如果不掉转船向,一边很重,另一边又很轻,船就会沉下去,回不来了。
学生:船两边不平衡容易翻船。
学生:因为船两边都有草靶子,掉转船向可以得到更多的箭。
教师:说明诸葛亮已经都计算好了,光一边能保十万支箭吗?
学生:不能。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一保船体平衡,二保受箭数量。所以我给你们概括成“双保险”。
(教师板书:双保险)
教师:那为什么还要逼近水寨呀?他在掉转船头的时候,为什么不离远一点儿,而要逼近水寨?前面用了一个“靠近”,你们说“靠近”和“逼近”哪个离曹营更近呀?
学生:逼近。
教师:为什么要逼近水寨?你说。
学生:逼近他,他就会更惊慌了。
教师:这是你独特的理解,还有吗?如果你是弓弩手,射时间长了箭还射得远吗?
学生:不远。
教师:为什么?
学生:累了。
学生:所以更要逼近曹寨去受箭。诸葛亮连这一点都想到了。这样才能保证十万支箭。
(教师板书:保十万)
教师:最后,咱们看看诸葛亮这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和我们推测的结果一样不一样?找到了吗?读读最后一段。
(学生读)
教师:好了,同学们,你们看,诸葛亮善识人,知道鲁肃忠厚老实,可以信任,请他帮忙;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这叫善识人。他还知道三天以后必有大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你看他安排的这些,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克服自然条件的不利。这么巧妙的安排,他说的、想的,最后都怎么样呀?
学生:应验了。
教师:那么这么巧妙的谋划,这么周密的安排,而且最后都得以圆满地实施,这叫什么呀?
学生:神机妙算。
教师:对这个词语感受深了吗?
(教师板书:神机妙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