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5-5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名家评课】
〔点评一〕
《紫藤萝瀑布》课例:矛盾?预设?生成
从本质上来说,没有矛盾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而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需要教师的智慧,程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朴实的,也是充满智慧的。这种朴实表现在他并不追求语言的华丽和技术的新颖。请看他的开场白。非常简洁实用,直奔主题。朴实并不是说他已经放弃了一切技巧,而是说他不轻易使用技巧,或者说他善于在矛盾的交锋中化干戈为玉帛,这就体现了他的智慧。比如生14:“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文章中所说的喜悦……”师:“对啊,这应该是一种内心感悟的喜悦吧……这时候她的心态。恐怕不能说是‘乐观’,而应该是‘达观’更合适一些。”如此点拨,既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也没有回避矛盾,因势利导,举重若轻。细节之中见功夫。
苏轼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得是“琴”与“奏”的关系。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说。颇有启发:语文素养特别好的学生,无需引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的引领却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说,什么档次的教师就会引领出什么档次的学生来。程老师的课例是有预设的。从赏析探究1到赏析探究2的结构安排上可以看出教者预设的别具匠心。但课堂中呈现的流程和效果是不断生成的。教师的提问是基于学生的思维现状而发:学生的思考不是线性的。而是发散的,学生的结论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请看生13:“我也是从资料中了解了‘答案’,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现在我懂了。”这呈现了一个过程,一个必然的、真实的过程。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太缺少这种本来应该属于语文课的原汁原味的东西了。
〔点评二〕
《紫藤萝瀑布》课例:智慧闪光,灵气摇曳
这是一个智慧闪光灵气播曳的课堂.既有老师巧建平台、步步追问、深度开掘学生思维的才智匠心,又有学生真实沉潜、相互激发、一点即通的机敏颖悟。老师用浅问题导人,让学生亲近课文,涵泳课文:以深问题陡转,形成课堂的波澜,并辅以层层追问,激起每个学生一探究竟的好胜之心,几番起落之后,使得学生们达到深刻体悟后的宁静快乐,恰与课文中宗璞的圆融通达的生命感悟彼此呼应。这是非常美妙的课堂感,不是一般的设计能够达成的。
这节课的两个主问题都是这篇文章最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教者巧妙地利用了文章中的一对矛盾,作者在怀着“手足情、生死谜”的焦虑悲裒时却“喜悦、宁静”了,这其中的心理层次极其丰富。要把这丰富性理解透彻,不是简单地多读课文提取信息就能解决的,答案不全在文字里,还需调动和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生命观的深刻体认。而当学生把自己融入文字,和作者一起经历这些心理层次后。作者此时的豁然而悟便能在学生心里形成强烈的投射,推进学生的生命观和文化观的发展。第二个大问题。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避开给文学作品贴政治标签,而从生命和写作手法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阐释得合情合理,自然圆通,传递给学生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方式。正如教者所说的,他希望学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做一根善于思考的芦苇。暂且不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究竟有没有在批判文革十年的“左”倾荒谬,这样的引导本身却是很有价值的,是导向“语文的”的确,我们的语文课在急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心理下常常会变成远离文本的人文课或别的什么课。
〔点评三〕
矛盾:课堂智慧生成的磁场
一位外国教师说.如果学生“不乱”,要先有本事让他们“乱”起来,然后又有本事让他们“不乱”。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外说法虽异,道理却同:教学中的“不乱”,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而打破这种状态,就有赖于寻找矛盾并且利用矛盾。
《紫藤萝瀑布》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居然说出了“标准答案”。——外部呈现的结果和“资料”上一样,可内部思维过程却不一定相同,并不意味着学生对问题有了真正的理解。更何况,“标准答案”未必“标准”,有时反而成了阻碍学生继续探求的桎梏。课堂上,老师紧接着的追问及学生的回答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同学是从课文中现成的话或者从预习提示中找出结论的.虽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具体到这篇文章,毕竟停留在浅层的、具体的、简单认知这一个层面上,缺乏深入思考的过程。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语文教学.有时难就难在不难上。这篇课文其实本身并不“难”,而是教师设置了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疑难问题。程东文老师利用了文本解读中出现的两个矛盾,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终于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认识。尽管这些“说法”不同于“参考”和“资料”,但我认为至少在课堂的“当下”,还是比较有意义的理解。当然,在教学中,这节课中,对于这篇散文的解读,可能会有些偏激,理解也不一定严密,但在打破思维的情性方面是下了工夫的。
说到让学生“乱起来”,还有一句最后“不乱”的后话。那就是文本解读还存在一个“多元有界”的基本原刚。中学生处于恩想发展的独特时期.所以教师还是要保持必要的主导作用。在大的原则上还是不能“乱”。
有的矛盾,在课堂上解决了,有的则留到了课下,还有的甚至“不可解决”。矛盾的发现、呈现与探索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最有意义的部分。而能否解决反而成了一个次要问题。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矛盾,正是语文教学智慧生成的磁场所在。
二、取舍: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点
教学需要设计。愈是复杂的工程愈发需要精心的设计与策划。
对于构成学生学习生命历程的每一堂课,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反复研究。放弃周密的计划而去追求原始粗糙的学习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举动。自然,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的更改,有时甚至还会由于发觉原方案的不合宾际而彻底放弃。但这些都不是反对设计的理由,更不能因此得出教学设计毫无必要的结论。
具体到语文学科,由于学科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早已为人诟病,不知道“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成为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乡愁》这篇课例在“取舍”上有独到之处。《乡愁》一诗,洪镇涛先生只取“顺序、用词、意象、比喻”四点,却高屋建瓴统起了全诗。
取舍标准何在?概言之有三:一曰文本价值,二曰学生状态,三曰社会需求。取舍还需要眼光,教师的学养、他对学科与学生状况的理解与把握是确保取舍得宜的条件。没有适宜的内容,所有的教学设计将失去意义。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不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语文教学致命的失误。
《乡愁》教学实录
湖北武汉六中 洪镇涛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