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论文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如果形成合力,就会产生“共振”效应。为了建构家园教育的和谐发展模式,幼儿教师要围绕班里孩子存在的问题经常与家长进行互相交流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幼儿长处和不足,和谐施教,从而整合家校教育,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认真开展与家长的交流工作,建立新型和谐的家园关系,是当代幼儿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下面就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没有互相尊重就没有有效的交流
不要见面就“告状”,这样容易导致家长反感,甚至有些家长误以为教师不喜欢甚至虐待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孩子在班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互相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教师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不妨先提出一些问题,再听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家长觉得交流是平等和谐的互动,而不是教师转嫁的对孩子的不满和怒气。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更要以诚相待,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这种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倾听家长的一些合理的意见,努力营造和谐轻松、平等愉快的互动氛围,家园教育才能有公共支点。
2 正面的引导远胜于批评训斥,在家长面前学会赞扬孩子
往往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信心倍增,更会引起共鸣,如:“你的孩子很棒!老师很喜欢他。”而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了孩子继续上进的心理,同时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并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家庭教育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师的引导与帮助。这样,交流的话题就会得到拓展延伸,形成良好的互动。此时,教师再提出孩子的一些不足,再客观给予评价和指导,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得到教师充分关注,谈话的核心有了动力,解决问题的效果有了向心力,互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3 与家长沟通时要营造宽松的气氛,对待家长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中肯,既要客观评价,鼓励为主,又要注意原则。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时,先扬后抑。报喜也报忧,教师把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通过温馨提示等方式告知家长,不能只说好不报忧,让家长产生较大反差心理。教育是有原则的,不是迎和讨好。尤其在孩子品德教育上不能模模糊糊,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向家长解释,批评训斥家长。
二是语言幽默准确。孩子的家长,因职业的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他们与教师交谈的方式、语气等肯定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家长,谈话要既准确又幽默,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对于个别不讲理的家长,教师一定要沉住气,先让他把话说完,然后再耐心地以准确又幽默的语言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明辨对错,晓之以理,赢得家长的好感。
4 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双向理解,构建沟通平台
有时个别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手或头碰破一点儿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气恼、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这时教师要理解幼儿父母的心理反应,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小题大做,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升级为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教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出发,急家长之所急,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并表示出歉意,家长也会效仿换位思考,矛盾和意外便会消融,双方彼此更加理解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