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7 17:15:19
|
只看该作者
10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 雪》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在初中现代诗歌鉴赏中是重中之重,是学习其他现代诗歌的典范。在本单元收入的四首诗词中,《沁园春 雪》是第一首,又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得大气磅礴、旷达豪壮,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教育与感染,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本文是1936年2月毛泽东写的一首咏雪抒怀之作,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首词从总体看,上阕的描写为下阕的议论抒情服务,下阕的评古为最后的颂今、点明主旨服务,结构相当清楚。“三分诗七分读”,我把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品味鉴赏能力,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原因,学生对作者的胸怀和豪情理解把握有难度,因此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目标分析:(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基本内容,理解全词的主旨。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及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挥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和豪情,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二)学生情况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诗歌鉴赏基础,如果诗歌朗读训练不够,那么诗词鉴赏能力也就不足。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压缩讲解分析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去朗读体会,去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了解内容、品味语言、领悟感情的目的。 (三)教法和学法。一要抓诵读: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让诵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听读、散读、个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气势,读出感情。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是点拔研讨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要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是合作探究法:“众人拾柴火焰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我在整体感知和拓展延伸环节设计的题目都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解决,使大家明白合作探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我一共安排八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整体感知、诵读体验、品味鉴赏、质疑提升、个性展示、走进生活、作业布置。
1、情境导入。首先播放《东方红》歌曲,欣赏完后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谈谈作者。毛泽东不光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然后简介写作背景,用《沁园春雪》发表之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以及蒋介石因为这首词气急败坏的所作所为,来激发学生对这首的强烈兴趣,自然引出课文,并板书课题。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词的特定氛围,课前导入安排的视频资料中的长城、黄河的雄伟景象、大气磅礴的背景音乐,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主旨。 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和昂扬振奋的精神,为理解诗歌作好情感准备。 2、整体感知。先请学生朗读,学生初步了解这是一首大气磅礴、风流豪壮的作品,并带着这样的认识进入初步感知阶段,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标出生字读音,弄懂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展示朗读的成果。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出理由。这个环节设计并没有播放录音或范读,主要是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理解,在交流的进程中渗透知识点的学习。老师这时可以带动学生一起朗读全文。 3、诵读体验。播放录音或范读,要求学生闭眼听读,联想优美画面,初步感受词的形象之美,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然后用多媒体出示《沁园春雪》相关背景图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视听感观共同作用,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积累,从主客观方面同时点燃学生形象思维的火点,使学生形象思维燃起熊熊烈火。
4、品味鉴赏。这首词到底好在哪呢?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进行“点拔研讨”环节,用《沁园春雪》妙就妙在-----------的句式,从“修辞巧妙、动静结合、用词准确”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谈感受,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拔,力求让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绽放出思维的火花,从而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5、质疑提升。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前准备,也可以是学生当堂提出,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问题要有梯度,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认识大大加深了,本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基本突破了。 6、个性展示。在整体感知和品味鉴赏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的训练。采用多种方式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分组背诵等。这样既突出了本节课读背这个重点,又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理解作者胸怀和豪情这个难点。
7、走进生活。1936年,作者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作出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引导学生思考:谁主浮沉?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创出了哪些举世瞩目的业绩?带着这种豪情,背诵课文。
在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环节上安排了一段“领袖风采”的展示,用多媒体展示毛泽东不同时期的照片,播放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主题曲,学生从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中更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博大宽广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进而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和豪情,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完成情感目标。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 这是用教学中以读促写,把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点作法。 板书设计:
上阕 : 北方雪景 望 惟余、顿失、银蛇、蜡象(具体) (写景抒情) 看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 引 过渡(抒情) 下阕 : 评古论今 惜 否定(议论) (议论抒情) 数 看今朝 歌颂(抒情、议论) 板书简洁,思路清晰,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四、效果分析:(1)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词中评说的这几位应该算得上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历史上的英雄,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委婉批评对后文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作用是教读的难点,学生不能确切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他们疏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甚少,个人的才能也频有欠缺,作者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对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加以委婉的批判。从而肯定了今天的无产阶级、今天的人民大众,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同时,这种批评也是自己开创未来的一种自信、一种自励、一种抱负。(2)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典型错误。 诵读的节奏把握不够准确,不能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词的上阕诗人写“山”与“原”时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为什么要赋予静止的“山”和“原”以动态?对此学生可能理解有误。最好引导学生通过诗画结合,发挥联想、想象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作用。 在音乐的陪伴下,师生共同描绘是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画结合,感受是人借景怀古,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阅读诗词的方法,让学生始终处在鉴赏者的角度,给学生充分的空间,畅谈自己对词的感受和体验。抓住关键,坚持诵读品味的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和音律之美。 以上就是我对本篇文章的分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