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教学中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文取材,一箭双雕——阅读教学中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常见的做法是,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写作片段或文章。这种练笔受到训练时机的严格制约而不宜随机进行,因为写的内容五花八门,若随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势必横生枝节,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因此只宜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或其他时间进行,局限性显而易见。有没有一种宜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随机进行的练笔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文取材、一箭双雕的小练笔就是。顾名思义,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从语言形式的来源来看,这种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有两种基本类型。
 1.语言形式源于本文。
 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如,教《航天飞机》,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课文说明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两个特点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2.语言形式不限于本文。
 语言形式不拘,可以单独运用过去学过的,也可以综合运用。如在教学《第八次》时,针对课文内容特点,设置了这样的训练情境:“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此时,失去信心的士兵们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这些士兵,听了布鲁斯说的话,会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带入角色来想象一下,写一段当时的对话。”
从练笔时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运用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领悟的关系来看,宜于课内随机进行的小练笔,常见的有以下形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1.提炼内容。
 要求学生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以此加深理解,并获得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
 2.活化形象。
 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里有一句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其中“热闹”一词比较概括和抽象。我是这样引导:“热闹”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热闹”的情景吗?
  3.填补空白。
作者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教学时,让学生填补出这些空白,对全面完整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练笔也可以是填补空白的有效手段,如,教《掌声》第四自然段,可紧扣大家注视小英的目光,让学生想象作者未尽举的同学们的目光,把想象中的目光中包含着什么写出来。通过写,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得以充分展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4.凸现思想。
 文章的思想在语言文字中若隐若现,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写时的整理和加工,可以使这种思想变得明晰而完整。如,我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现在我们就以课文中的树和叶子写一段话。写的时候,可以自由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树或者叶子。”赞颂叶子不是课文的写作目的,赞美人才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我设计的这一训练,不但使在文中对表达中心起关键作用的树和叶子之间的关系及时得到迁移运用,而且在叶子与人之间搭起一道桥梁,写的同时,课文的中心思想已跃然纸上。
 5.显化情感。
“情动”固然是“辞发”的先决条件,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二者常常是相伴相随的,或是互为因果的。因而,我们有时可以借助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缠足陋习,已经废除很久与现在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教学时,可让学生回顾从家中长辈或其他途径所了解到的,在旧社会有哪些陋习这些陋习是怎样残害人们的。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位,用几句话写出是什么陋习,从这一陋习可以看出旧社会的人们受到了那些残害?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对孙中山先生对陋习的痛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6.转换语言。
 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教《东方之珠》时,有位老师让学生认读词语卡片“浪平沙细”、“阳光和煦”、“举世闻名”、“开怀大笑”、“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奔流不息”之后,不要学生解释词义,而是要他们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的基础上写下来。
这种随机进行的小练笔,好处有三。第一,理解运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第二,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学生认为没有内容可写,一直是写的训练的一个难点。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难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4-2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就文取材的小练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