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中市巴州区九小 刘学平 杨洁琼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将想象融入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文本里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刘勰),从而可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狐狸和乌鸦》描写狐狸的花言巧语比较多,但是对乌鸦心理变化的描写却没有。针对这一空白,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力补白──
师:第一次,听了狐狸亲热的问候,乌鸦“没有回答”,她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乌鸦可能会想:“狐狸以往对我不怎么友好,今天却对我这么亲热,真有些奇怪,我不能理他。”
生:乌鸦可能会想:“狐狸今天对我特别亲热,肯定是看到我嘴里的肉想打坏主意,我不能上他的当。”
……
师:第二次,当狐狸表示自己对乌鸦孩子的关心时,乌鸦虽然“还是没有回答”,却“看了狐狸一眼”。这一次,乌鸦可能是怎么想的?
生:乌鸦会想:“狐狸不但对我很亲热,还对我的孩子这么关心,看来狐狸是真心对我好。”
生:乌鸦会想:“还是狐狸最了解我,知道我最疼自己的孩子,狐狸真好!但是我不能讲话,我的嘴里还叼着肉呢!”
……
师:第三次,狐狸既赞美乌鸦的羽毛又赞美乌鸦的嗓子,平时常被人们批评的乌鸦听了这些表扬自己的动听的话,会“非常得意”地想些什么呢?
生:乌鸦会得意地想:“原来我的羽毛没有人们说的那么难看,我的嗓子了并不难听,幸亏今天狐狸告诉我,真该谢谢他!”
生:乌鸦会得意地想:“原来我的羽毛很漂亮,嗓子还特别动听!以前好多人冤枉了我,我今天非得唱给大家听听不可!”
……
师:最后,乌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嘴里的肉被狐狸叼走了,这时,乌鸦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乌鸦会想:“该死的狐狸,骗走了我的肉,我非打死你不可!”
生:乌鸦会想:“狡猾的狐狸,骗走了别人的东西,肯定没有好下场!”
师:乌鸦痛恨的仅仅是狡猾成性的狐狸吗?她更加痛恨谁呢?
生:乌鸦更加痛恨自己,她会想:“哎,都怪我,听信了狐狸那些骗人的假话,我真该死。”
生:乌鸦会想:“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
不难看出,想象的融入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 阅读思维的持久性
教师发问导思四次,学生一直灵动着。从“不能理他”、“不能上他的当”到“真心对我好”、“最了解我”,再到“真该谢谢他”、“非得唱不可”;从痛恨到悔恨,再到幡然醒悟,学生的阅读思维自始至终是积极的,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步步深入。而这一切,靠想象点燃激情。
二、 阅读思维的广阔性
有了想象的参与, 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狐狸身上,他们谨慎着乌鸦的谨慎,得意着乌鸦的得意,痛恨着乌鸦的痛恨,后悔着乌鸦的后悔。每一次设想,乌鸦的心理随着狐狸的巧语不同而变化;每一次变化,学生想乌鸦之所想,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想象,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广袤的思维空间。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想象,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学生思维的灵光,可以还文字以画面,让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身临其境。融入想象的阅读思维活动,闪烁着学生的个性光芒,浸润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净化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见,想象,是阅读思维腾飞的翅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