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儿童阅读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林文宝



  一、阅读循环



  儿童阅读是一个循环过程。首先是选书,选书是阅读活动的开始。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让儿童有阅读资料可选。在台湾阅读推广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会放很多书。在有书可供选择之后,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看做一个成熟可信任的读者,让他们自主地选择他们想要读的书。不管老师还是父母都要用包容的心对待孩子。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他们肯定会喜欢读书。



  第二是阅读。对于刚刚开始阅读的孩子,让他知道哪里有书是第一步,能在架上选到他想要读的书是第二步。儿童拿到这本书决定看还是不看,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个步骤。儿童阅读的环境跟成人不一样,他们可能需要矮桌子或是沙发,而不一定是端端正正地坐好。不用要求孩子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因为这样对孩子太“残忍”了。在台湾,教室的桌椅可能会排得非常乱。孩子上课有时就像在做游戏。阅读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时间,因此不要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使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当年《哈利波特》引进台湾,好多人惊讶:小孩子的书怎么那么厚?能看完吗?英国的作家可以写那么长,是因为英国有上百年床边阅读的历史。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坐在床边拿书念给孩子听,一直念到他睡着,把书角折起来明天晚上接着读。我们的老师也可以选择一本书,上课前就念五分钟,每天念,等你有一天不念的时候,就会有学生说:“老师,你知道你忘了什么吗?”他们是在期待你为他们朗读。



  第三是回应。阅读需要感觉。老师上任何课都不要程式化,要从你有感觉的地方切进去,不要谈太多的理论,这样孩子才会有自己的见解。孩子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他们会想再看一遍,会渴望和别人分享。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阅读,是教师必须注意的。我们绝对不可能要求孩子学到单一的答案,因为每一种事情都有多种答案,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地方都不一样,都是局部的正确。试问哪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这样从无知到有知的?答案有没有道理不是教师个人可以裁定的。虽然孩子只懂得这些事情的一些方面,但是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慢慢成长,慢慢建构呢?给孩子灌输一个单一的观念,就是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权利。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其实这样是变相地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学习中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过程。



  第四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指导孩子阅读最关键的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来领读,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就很难有好的阅读效果。例如,要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读的书—— 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就是给孩子看的书,他们在这个成长阶段就适合读这些书。



  二、儿童的阅读与兴趣



  阅读并不是呆板、严肃的事情,它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不要把读书跟知识、权力、功利放在一起,读书是消遣用的。面对学习型的社会,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推动终身学习,重建阅读的理念,重返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阅读古书是跟古人的互动,阅读现代书是和现代作家的互动。阅读应该从知识权力的桎梏中解放,成为一种互动,一种休闲,甚至是一种游戏。教师需要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定义阅读。有调查显示,对孩子而言,最吸引他们的是影视动漫。如果老师拒绝看这些东西,那么就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关注什么。老师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而不是无视他们的兴趣,一味地给他们灌输没有感觉的东西。



  三、阅读指导的几种方式



  1. 美读的导读方式。我在大陆看到一些教学活动,觉得比较遗憾的一点是,为什么在教古诗的时候老师不教孩子吟诗呢?美读就是要通过声音传达情感,一般用说、读、诵、吟来呈现。比如,人闲~ 桂花~~ 落……朝辞~白帝~彩云~~ 间~……吟和诵是按照古诗的韵律,没有太多的原则,每个孩子都可以吟,用各种不同的腔调吟,吟出不同的感情。



  2. 探索思考的导读模式。就是儿童合作学习。



  3 . 建构作品类型特征的导读模式。即按照作品不同的类型,分童话、小说等来指导孩子阅读。



  4. “治疗式”的导读模式。也称为“阅读治疗”。比如,针对孩子的某一种坏习惯,找一本书来读,促成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5. 移植阅读策略的导读方式。引导孩子深入作品的形式架构与内部意涵,体察作者的内在生命。



  6. 戏剧化的导读方式。即带动孩子根据文本进行戏剧化的演出。



  7. 图画式的导读模式。看完一本书,可以让孩子画出一张图,也即图文创作。



  四、结论与建议



  1. 了解对象。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喜欢的老师可能不喜欢,但老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确实发现他们阅读的内容有问题,就要设法转移。比如,老师要了解孩子在看什么电视节目,如果觉得这个节目有问题,就要跟他讨论,让孩子意识到问题。



  2. 以身作则。家长、老师都要读书,如果做不到就很难跟孩子讲怎样阅读。我们必须了解阅读的策略,了解比较深层的学习方法。要了解儿童文学,否则就很难谈如何把孩子教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整个阅读循环的关键是成人,教师如何呈现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是最重要的。讲了这么多都是所谓专家片面之言,不足采信,最应该相信的是教师自己,你去做,有问题修订,修订再修订,这在研究里面叫“行动研究”。指导儿童阅读也像张无忌练太极剑,最后要忘掉全部的剑招才是真的练剑成功。



  附: 本刊记者对林文宝教授的访谈



  记者:林教授,在听了您的演讲之后,我感觉有很大收获,但是也有一些疑惑,比如,在教师指导孩子读书的过程中, 选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选书应该注意什么呢?在指导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林文宝:其实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每本书教师要先读,看看有没有感觉,适合不适合学生读,如果有感觉并且适合,再推荐给学生。教师要和孩子同步成长,知道反思。阅读也是教师自己的成长,不要仅仅当做工作。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在指导过程中要包容孩子的各种想法,教师要用多元的眼光看待儿童,在指导方法上要用很多技巧。而这些指导方法一定要有操作性。比如,教师留给学生的习作练习,要看看适合不适合他们去做。要写读后感,教师先写写看。教师要有一定自主权,在课程标准之下,教师思考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然后要有能力付诸实施。



  记者:林教授,我了解到台湾是非常重视图画书(绘本)教学的,认为图画书是儿童阅读入门的起点。但是看图画书会不会太简单了些?



  林文宝:从图画书入手使儿童开始阅读比较容易。一些传统看法认为,绘本属于儿童文学低幼年龄的读物,小学一二年级的读物。然而事实是,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图像的社会,绘本阅读是一个阅读的趋势,老少皆宜,以前对绘本的认识比较片面。绘本给人的想象空间比较大,适合儿童阅读。我们会看到儿童会解读图像上丰富的东西,然后讲给你听。对于大人而言,因为自己不懂图画书就会害怕,其实正是他们识图的能力丧失了,需要重建想象力。当然绘本只是一种阅读的读物。一个人如果只读一种书当然会有问题。小孩子在某个阶段会特别关注绘本,慢慢地也会开始关注别的书。图像阅读是一回事,文字阅读是另一回事。引导学生读书可以从图像阅读入手,然后拓展阅读领域。有一些“桥梁书”,介于图像和文字之间,图比图画书少,文字比图画书多,可以作为过渡。



  记者:您谈到要充分信任儿童,让他们有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的权利,这样是不是放得太开了?缺乏教师的指导,孩子是否能够自然成长?如果他们都选择看漫画书,怎么办?



  林文宝:孩子开始阅读后,慢慢地他们就有想法了。把握孩子阅读方向的重要方法就是和他们交流。其实最关键的是有能力的成人。我们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其实成人也是要在旁边观察的。我们提倡尊重孩子,但不是不管,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但不是主导。表面看放得太厉害了,其实只是一个态度,要认清孩子,并以身作则。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讨论。比如,我们今天做阅读,让孩子选五本最喜欢的书,然后讨论。如果他们选的都是漫画书,或者他们整天都在看动漫,那么大人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看,然后与他们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孩子也有一些仲裁不了的问题,大人这时就要站出来帮助他们。因此,教师是不是有能力的成人很重要,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2-17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是一个循环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5: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