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决好农村教师的素质和待遇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身说事】

  我们这里是一所山区农村学校。学校有一至六年级和一个学前班共130余名学生,而国家给的教师编制是8人。8位教师的工作分配是:校长和教务主任包一个班,而且我俩同时还兼任如“两基资料员”、“远程教育操作员”等学校各种事物,其他6位老师则基本是一人包一个班的教学。我们学校没有周转房,老师们都是走教。他们每人每周30节课,课间10分钟里有时连教具都准备不好就要开始新的一节课。因为教师人手紧张,学校想把学前班停掉,可当地村民又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哪有时间进修提高?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已经习惯了的工作和节奏。

  ——贵州省铜仁市川硐镇东风完小校长 张文忠

  我是一名在海拔2200米的农村中小学耕耘了十几年的教师,我对教育过我和我身边教师的敬业精神感受很深。他们在谈到自己培养出的学生时,常常充满自豪,而一谈及待遇、职称问题,却满脸自卑。有的说:“我明年就要退休,该改教归农了,还没有评到中级职称。”农村中小学每校教师少则几十人,多达几百人,而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分到学校的中、高级职称指标,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僧多粥少”使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不能正常晋升职称,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

  ——云南省永善县莲峰第一中学 施云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本期聚焦】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偏远农村学校规模小,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师缺口大,有的村小至今还存在一师一校、一师一班的包班制教学现象。大批优秀教师被选拔到城区,使本来就脆弱的农村师资力量愈发薄弱。国家教育督导团不久前发布的中小学校长教师管理情况专项督导检查公报说,在督导的六省份中,普遍存在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现象,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这种鲜明的对比,充分反映出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农村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造成一些课程不能开齐。由于待遇普遍偏低,学历层次不高,加之信息闭塞,工作条件艰苦,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同时,一些农村教师工作态度消极,缺乏热情,也缺乏好的机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虽然2007年全国农村教师队伍中,小学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已占到98.97%,初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已达96.74%,但学历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教师总数仍有12.6万人。2007年全国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有63.35%,农村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有41.39%,其中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所取得的,而且学非所教,有的有学历、没能力。农村小学和初中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偏低,初中尤为突出。2007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比例为46.95%,比城市低7.72个百分点。另外,小学代课教师中有87.8%在农村;初中代课教师中有66.3%在农村。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加强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当务之急。

主旨发言:提高素质是更为紧要和长期的任务

  ■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

  ■眼前,解决素质问题需要加强在岗农村教师的培训;稍远一点看,解决素质问题包括即将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的师范生的从教素质提高问题。

  ■如果说解决教师待遇问题主要是政府责任的话,那么解决教师素质的问题就主要是教育管理部门、师范大学(培训机构)、中小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事情了。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发表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中,有一个基本判断,即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我完全赞同温总理的看法。

  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待遇问题关系着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着大学生、师范生到农村任教的积极性,所以也就关系着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待遇问题,国家正在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这几年已经有了很大起色。可以想见,几年以后将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而素质问题是更为紧要也更为长期的问题。从最眼前看,解决素质问题需要加强当前在岗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稍远一点看,解决素质问题还包括即将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的师范生的从教素质提高问题。无论是师范生的培养,还是在岗教师的培训,最为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

  1.教师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应是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源头。一名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比如“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情感教育”等等,但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倡导,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目前普遍坚持的还是“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接受到什么程度。为此,我们曾长期信奉凯洛夫的“三中心”论,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育理念适合于大工业时代,但已不再适合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抛弃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代之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认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至少有两个内涵:一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简而言之,就是要倡导和践行“尊重的教育”。只有学会跟学生交流,真正懂得他们的心理,切实从他们的感受出发进行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并保持下去。一名教师能够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就是一名好的教师。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尊重学生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

  2.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有一个内涵,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界对“素质教育”耳熟能详,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至今没有统一的提法。但我认为,有两点是可以明确的——

  第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建立大教育的观念。大教育的观念是指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是教育。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体育、文艺活动等,这绝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素质教育是指无论在学科内(即课堂内)还是在学科外(即课堂外),都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学科外的时间大约占学生在校时间的30%,这部分时间里的教育活动必须要注入教育价值。比如,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自信心、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学科内的时间大约占70%,因此如果不在学科内进行素质教育,那一定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无论数学、物理还是语文,都能够通过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养成,这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第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过去认为,创新性人才是在大学和大学以后阶段培养的,其实并非如此,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的。很难想象一个18岁之前还没有独立思考过一个问题的人会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让他去死背课本、死记知识,而是要让他活学活用。过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记忆,本质上是一种“结果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智慧。智慧并不表现在结果上,而是表现在过程中——创造的过程、排除危难的过程、做实验的过程、答题的过程,等等,所以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的教育”。这次修订数学新课标,我们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入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变成了“四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从“结果的教育”到“过程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把“科学型态的知识”转化为“教育型态的知识”。要了解知识的核心思想、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3.多方共同努力构建系统工程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如果说解决教师待遇问题主要是政府责任的话,那么解决教师素质的问题,就主要是教育管理部门、师范大学(培训机构)、中小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事情了。师范大学(培训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和培训教师;中小学校需要搞好校本研修,广大教师要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教学。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范大学(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广大农村教师之间的融通,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畅通渠道,创造良好条件。

  温总理指出,在这次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我相信,经过5到10年的建设,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链接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我国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地义务教育的需要;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中西部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

  据中西部9个省(自治区)的学校数据统计,2006年,3万多所村小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3,4万多个教学点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均远低于全国小学1∶1.9的平均配置水平。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师严重不足,进不去、留不住问题突出。其原因,一是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尚未充分体现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校规模小、成班率低等特点,不能适应这些地区学校教育教学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寄宿制学校等教师附加编制在部分省、区也还未得到落实。二是部分地区因财政困难,以较低报酬聘用代课人员,而不是按照编制正常补充合格的新教师。2007年,全国中小学仍有代课人员37.9万人。三是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艰苦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表明,38.7%的校长反映近3年中有教师流失情况。其中,74.6%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骨干教师,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

  同时,农村学校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2006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平均10所才有一名音乐教师;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平均每校都不足一人,致使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规定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实践者说】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局长 张宏:

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和待遇新保障

  虽然我们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但几年来,通过项目学校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等工作,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渐趋优化,初步形成了科学布点、规模办学的教育格局。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等种种因素,我们这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仍然被师资缺编、初始学历较低、年龄老化、学科搭配不合理等负面因素所困扰,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而难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就拿我们县的农村教师队伍来说说。一是教师缺编现象日趋严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自2001年实行双向自主择业以来,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很难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我县尽管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招录一批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近几年共招录了200余名本科毕业生,但不仅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还远远少于每年在职教职工的自然减员数量,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缺编问题。二是教师起始学历较低。我们全县现有中小学教职工3634人中,全日制本科学历、专科学历和中师学历教师分别占教职工总数的6%、11%、34%,全日制中师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职工的51%,民师转正的(含通过师范培训转正的)教师1544人,占教职工的43%,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数量微乎其微。三是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全县50岁以上转正的教师占民师转正教师总数的46.7%。从测算结果看,今后每年就有130余名教师达到退休年龄,新教师又无法得到补充,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已出现断代。四是学科结构失衡。在农村中学教师中,数学、语文等主科教师占了大多数,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副科教师却很少,而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音体美教师就更少了。由于编制紧张,学校也难以配备这方面的教师,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我们这里的教师问题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师资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根据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精神,利用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的契机,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和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新情况,由省级人民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每年在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未就业人员中选招一批优秀生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以补充自然减员教师数。二是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这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教师要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充实完善自己。三是由于受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提升义务教育的财政重心,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付体制,使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有更加切实的保障,尽快做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以此带动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提议】

  农村教师对培训有三点期盼

  我对农村教师培训有三点期待:一是农村教师要有“钱”参加培训。培训经费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在此基础上再渠道多元化,形成教师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良性经费投入机制。同时希望培训讲究节俭高效。二是期待农村教师有时间参加培训。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短缺、教学任务繁重,外出时间十分有限,而培训又往往在市里或省会城市举行。因此期待培训时间灵活一些,让教师能够选择,充分协调培训与其他事情的时间冲突。同时也不要局限于专家讲课式的培训,可以采用网上培训、度假式培训、开放式培训等,为农村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培训环境。三是培训能有实效。现在有的培训照本宣科,理论有余而联系实际不足;有的“新瓶装旧酒”,内容东拼西凑;有的培训不顾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期待能按照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依据乡村实际生活,造就乡村学校教师”的培训理念,制订符合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的培训方案。

  山东省东阿县铜城中街小学 张树强

  三位一体培训最有实效

  校本培训是农村中小学重要的教师培训方式,但仅有校本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举一校之力,资源和力量毕竟很有限,因此县市级教师培训显得极有必要。全市某一年级、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由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介绍教学经验,分析教学难点重点,讲述教学的目的和考试的要求。在集体讨论和分工的基础上,编出优质高效的教案,列出具体的作业清单,提供平时小测验的试卷。经过这样的面对面培训,教师们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一定会显著提高。在平时,县市培训由学科带头人组成讲师团,送教下乡,到一个教研片组织几所学校的教师参加培训。在县市培训的基础上,由地区组织更高层次的县市学科带头人培训。这种三位一体的培训可以有效地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注入新活力。

  江苏省大丰市教育局 姜正川

  保障边远学校的师资力量

  西部农村边远学校的教学条件近年来得到改善,但师资力量得不到保障和提高,教师来源除了靠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分配,就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和学校聘请的代课人员。要解决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当然重在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同时也要注重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在教师工资分配上,应该分为城市、乡镇和边远山村三个等次,对不同条件下工作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工资待遇。还要把农村教师住房提上议事日程。只有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安心工程”才能调动教师们特别是新分配教师对边远山村教育的热爱和向往,才能保障边远学校的师资力量。

  贵州省盘县两河乡中心校 徐鹍

  为农村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一半,教师待遇低不只是工资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差,且解决起来又困难重重。过分地强调教师的职业本质是奉献,未免有些令众多读书人心寒,也不利于形成全民尊师重教风尚。发展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教育,需要广大教师有扎根艰苦地区工作的决心和精神,更需要有关部门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愉快地安心从事那里的工作,这才是真正解决教育均衡的治本之策。

  四川省大竹县石河中学 陶然

  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素质

  我是一偏僻农村村级学校的校长。我身边很大一部分校长的思维仅限于老式教学,对于素质教育,他们只是在口头上传达而拿不出根本措施,在工作中已不能起到带路作用了。还有一部分校长处在新旧交替的夹缝中,不会又不愿学习,有的甚至以不上课为荣。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要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不能忽视了农村学校校长的素质。

网友 蒋文明

  重点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

  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同城镇学校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很难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笔者建议,一要加大农村教师的选派力度,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教育部门在招聘教师时,一定要优先选派到农村学校去,为农村学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改变农村学校按师生比配备教师的单一方式。农村学校规模虽小,但学校课程仍需按国家规定开设,这就需要不仅考虑生源的多少,还应照顾到学校规模、班级数量和课程设置,保证每门科目都有专业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三要加大对原有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完全改变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单凭选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把重点放在对原有教师的培训上。通过出台一系列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教育科研和自主学习的政策,来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的业务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山西省沁水县郑庄镇教委办公室 胡张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22: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