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基本上集中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上,初中各年级思想品德课中添加了许多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几乎做到每课一活动。这里的活动课有别于传统的课外活动。传统的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作为一种新课型,是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并行发展的全新教学组织形式,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
一、活动目标的确立
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每一个活动课的知识目标往往是重要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我们学习思想政治的原则,知识应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对自己动手得来的知识,我们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就会记得牢,用得好;知识也是既有的他人能力、品格、方法的凝结物,学习过程可从中汲取大量的精神营养。
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探索活动过程也很重要,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爱因斯坦竭力探索追问世界统一性的问题的精神令人难忘。能力目标包括使学生树立参与、合作、关心、进取、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发明能力等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关系到人的基本素质的形成,关系到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现代教学价值体系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传统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而现代必须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格认识,激发品格情感,形成品格信念,导致品格行为。在目前的政治教学中较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要增强针对性,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得出的结论更容易信服,但教师应对各种各样的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习从亲自经历、亲自尝试而得到的直接经验,而不是仅靠课堂教学的讲解、想像、推理来得到间接经验,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忽视的而且无法实现的目标。我们把活动课锁定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上,就不会偏离活动课的本质和方向。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之前要定好计划,应有前瞻性的设计和准备,包括准备活动地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对象、活动工具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办法。应该注意的是,活动中不要舍近求远,舍本逐末,以安全方便、省时省力、有效为原则。
2.在准备活动的内容上,应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结合本校、本地实际,适合中学生身心健康,从能力、知识、方法、品德目标,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科学”等几个方面或角度考虑活动课程的内容。活动课应高度体现现实意义,不关注和追求形而上学的问题,从现实问题出发,从当代的、国家的、社会的、生活的问题出发;最后又归结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或解决。
三、活动课的组织形式
要使思想品德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必须要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活动课的内容、目标而定。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在教学中,为了学生体验学习的需要,可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生活模拟、演讲、编报、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如针对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拟定了辩题:“西部开发重在发展经济还是重在保护环境”。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组成正反两方,自己主持且组成评议团,教师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由学生总结谈体会。通过辩论,学生真正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亲身体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在体验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感悟,才能将书本的东西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四、活动总结
活动课结果尽可能通过外在的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结果可评价,我们可以此来观察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活动课目标的实现状况。应允许图片、小制作、小发明、表演、甚至也允许对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和体验作为成果。这就从根本上有别于以记忆和理解为主的课堂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