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3.3 余角与补角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00: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3.3 余角与补角 教学反思
                                                     琼中县新进中学(支教) 桂勇
  “余角和补角”是一节探究性活动课,本节内容通过“测量墙内角”这一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猜想结论——验证结论——应用结论”这样一个基本模式,课堂设计比较流畅,学生能充分思考、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一)自学课本,完成学案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借助生活情境(测量墙内角)提出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经历直观操作与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但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概念,并且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一下子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强化巩固,体现竞争意识
首先,以找朋友和判断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余角、补角概念的理解;其次,通过抢答的环节(关于余角和补角的运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余角、补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算,并且让学生观察并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有余角(和补角);最后,通过“我是小老师” 活动,让人人都参与到课堂上来,组与组之间竞争,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下一环节得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做铺垫。
(四)动手操作,探究性质
让学生动手画已知角的余角、补角,亲身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合情推理得到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符号表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通过类比,师生共同分析与小组交流相结合,得到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的性质,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陈述分析结论。通过以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结合的训练方法加以论证,渗透数学思想。
(五)解决问题,分层反馈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开始提出的“测量墙内角”问题,要测量两堵围墙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只需测量∠AOB的补角即可,再通过互补关系求出∠AOB的度数,前后呼应,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最后分层练习,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
整节课一气呵成,达到了提高学生素质及培养学习几何兴趣的目的,也使学生看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实质,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旁观者清,希望老师们多多提意见,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8: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