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国学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国学的儒家之德、儒家之学、儒家之教为血肉精魂,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期形成整体效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现将我校实施国学教育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加强国学教育队伍建设。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国学教育领导小组,规定班主任及语文科任教师都必须参与其中,来共同开发研究这一课程。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循序渐进的去达到我们预定的培养目标。
(二)改革课程设置,充实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取较佳的教育方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课程设置方面,七年级、八年级每周每班各一节,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间。
(三)有效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举办写字比赛。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为期一月的活动中,由写字老师组织,围绕汉字文化,各有关班级自由举办一系列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加深对国学、对汉字的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热爱汉字,热爱国学,热爱中华文化。
2.设定自主诵读时间。我们利用早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自主诵读国学经典,这样,既有效地营造了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经典积累的数量。
3.学校国学经典研读领导小组组织出版专题板报,大力宣传国学经典研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目标和方案以及措施步骤,让研读活动深入师生心中。
二、取得成效: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各项国学活动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 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三、努力方向:
教然后知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需要不断完善解决的问题:
1、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而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的接触时间不是很长,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2、关注国学教育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3、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
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国学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