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崔峦老师在福建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们:


上午好!




我到福建的频率比较高。福建文革前教育就搞得很好,课改以来涌现出许多好的经验,出了不少研究成果。这次福建省普教室、小语会举办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全国小语会全力支持。




这些年,全国小语会抓阅读研究比较多,抓作文研究比较少,不是说作文教学不重要,而是阅读教学还有很多问题,腾不出手来研究作文。福建省对于作文教学研究比较早、做得比较好,出了不少的成果。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从全国来看比较滞后。但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亚于阅读教学。过去的《大纲》以及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全国来看,阅读教学还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多。


学生不喜欢作文,怕作文,怵作文,对作文望而生畏。我以为,作文也难,也不难。




说作文不难,因为作文就是用笔写话,就是用文字交流,会说话加上认得字,就应该会写话。例如高玉宝,没上过几天学,写出了《半夜鸡叫》。《课标》对小学生作文要求并不高,认为是“练笔”,是“习作”,所以说不难。


说作文比较难,因为作文它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需要一个人有较好的观察能力,有一些生活阅历,有一定的语言储备,有比较敏锐的思维,还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另外作文说它难,首先从课程方面说,有其原因:


国外的母语课程,很多国家更重视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如日本,提出“培养适当的表达国语、正确理解国语的能力”,把“表达”放在“理解”的前面,可见“表达”优先。又如英国,提出“培养学生口头和文字的熟练交际能力和良好听力”,并培养“有浓厚兴趣的、有丰富知识的、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读者。”




而我国,建国60年,小学阶段一直采取阅读优先的原则,阅读优先,就造成了作文比较难。


从教材编写上,也有其原因。


国外,口语交际和习作占很大的比例。




如日本:三个领域、一个思想。“三个领域”包括听说、写作和阅读领域,“一个思想”就是语言知识的思想。如第二册9个单元,侧重习作,占了3个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2个,阅读4个单元,每单元1篇文章。




德国:说写篇幅大,突出语言文字的实用功能。


美国:有专门的表达课本,训练学生写作。




我国:小学课本一册有30多篇阅读课文,习作只有7、8次。


从教学层面来看,国外大多数国家,用于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的时间大大多于阅读训练时间,而我国,阅读教学时间与

习作训练时间之比大约是4:1。




因此,要想扭转作文教学难,首先应该从国家层面客观上给予习作更高的地位。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科举制度,一张试卷一篇文章定终生,这不可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作文真正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养,因此,我们要增加口头和书面语言训练的时间。因为,语文教学终究是要培养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清代学者教授儿童的课表上写着“隔日写诗,逢三八作文”,即每逢农历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都要写一篇文章。习作密度比我们现在大得多。


其次,改进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作文观念,进行有序地训练;注重培养三种能力;加强指导和讲评;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作用;重视课内外阅读等。


福建省重视作文教学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安溪县申报国家级习作教学研究课题,还有很多老师也都在研究作文教学,如厦门教育学院肖俊宇老师谈作文教学改革的想法很好,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的何捷老师在作文教学改革也有自己的心得,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另外漳州师院附小的蔡凤易老师还出了一本专著,这些都是很好的成果。希望省里给老师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让老师们交流、分享作文教改经验。

下面谈谈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要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




有人随机抽取456名四年级学生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作文表示不喜欢的占77.8%,喜欢自由命题作文占54.2%,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让他们自由写作。问及作文存在哪些困难,没有内容可写和内容没有新意的共占60.1%。在作文指导方面,希望老师有所启发和希望伙伴讨论的共占67.5%。说明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希望写自己想写的、希望教师启发、同学交流的占很大的比重。如果这个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话,改进作文教学的前提,是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课标》规定低年级是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是习作,到了初中,才提出写作的要求。我们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是生活的需要,跟衣食一样,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话也好,习作也好,要求都不是很高,不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写得像优秀作文选上的那样,只要把意思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就好了。


2、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例如:一个两岁零三个月的小孩在玩手电时,发出这样的赞叹:“小手电,拿手上。我把开关打开来,啪!射出一个小太阳。”就是一首不错的小诗。低年级写句子、写话,要激发兴趣,激起表达的欲望,让孩子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使习作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成为负担,并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把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




江苏的管建刚老师创办了班级周报,让孩子有发表的机会,每周出一张报纸,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能发表3、4次,多的还不止。所以学生都想方法写出好作文发表在周报。没有在周报上发表,就会觉得很遗憾。


3、要明确求真力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




写好作文,先做好人。求真,就是习作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套话、成人话。力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作文是教人求真力诚的学问。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语文老师既要教作文,又要教做人,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什么时候都要把握住。




对小学生来说,“求真力诚”就是要帮助他们开掘作文的内容,否则,就会写出“五子登科”的作文来,即让位子、推车子、捡票子、抱孩子、扶瞎子。作文的源头活水是鲜活的现实生活。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在其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发现。正如罗丹所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4、能力的形成靠训练


勤动笔,少束缚,用自己的话按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不要满足于一学期7、8次的习作,要把练笔渗透到各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于生活中。




作文是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习惯形成以后必然会有好的作文。




习作的习惯包括:勤于观察、勤于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了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地书写的习惯等。


福建老师绝大多数书写都很工整,孩子书写也比较工整,这是我的整体印象。与黄国才老师在北京开会时,看他留下的联系电话,字写得与舒镇老师的一样漂亮。


5、要确定习作基于阅读的理念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1)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文章是怎么写的,大多能从阅读中悟到。凭借文章的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


(2)厚积才能薄发。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孩子文化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大量阅读必然促进习作水平提高。


国外对课外阅读十分重视。美国的马萨诸赛州,每周一到周五早晨,全校25分钟阅读,任何人不得侵占。从校长到员工,从老师到学生,什么事都不做,就是读书。久而久之,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和神圣。最好的教育模式是以阅读为基础的。




6、习作教学要开放。




学生的习作要个性化。以往的习作教学是封闭的,思想、内容、作文形式的封闭,其实质是思维的封闭、情感的封闭。学生往往不能用真语言、真感情来写作,被动习作,表达失真。


“文必已出”是古往今来的写作原则。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今天的生活与昨天的不同,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能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开放内容、形式,更重要的是开放思维,开放情感。只要开放思维、情感,学生就会有许多创造。


例如重庆有个小学生写春雨:


“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
天空这位爱钓鱼的老爷爷
怕钓不到鱼,
就把千条万条丝线撒下来。
钓呀,钓呀,
没钓到鱼,
却钓起了
一地葱绿
一地鲜花。”
多么富有诗意、有个性的表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二、作文教学、作文训练要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整篇文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写句写话,主张越早开始越好,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问别人,甚至画画表示。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由画及话,先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画出来,再写上几句话,也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心情。


于丹两三岁就开始写话,不是写什么事,就是用写话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今天高兴了,为什么高兴?伤心了,为什么伤心?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鼓励学生写日记,可以一个人写一本,也可以小组几个人合起来写一本,甚至全班同学一起写一本日记,今天你写,明天他写,循环,轮流写。这样有利于比较、观摩和交流,可以看看别人都写些什么呀,别人都是怎么写的呀。总之,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还可以鼓励学生写童话,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想象力丰富,不容错过这一宝贵机会。山西曾经就搞过一个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的课题实验,引导小孩自己编故事。


中年级: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上海师大吴立岗教授从前苏联引进了素描习作训练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年级,要重视学生描摩,从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场景开始,培养学生精细地、抓住特点地观察,同时,进一步丰富想象。一景一物写片段,是很好的训练方法。


前苏联非常重视素描练习。在法国,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物外貌、神情以及周围景物,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也可以采用小组集体讨论,大家商量好了再写。有时是小组轮流,一人写几句,共同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为他的学生提供了233个作文题目,其中写生的观察作文131个,占二分之一。




素描有两类,一类是艺术性描写,如校园里的花、晚霞、树林的冬天、大自然的美景等,可以在写作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一类是科学性描写,如小麦抽穗、燕子搭窝筑巢,蚂蚁的生活等。


高年级:写简单的记叙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简单的研究报告。前几年的亚广联组织的小学生作文大赛是听音响作文,如播放打雷、下雨、门响、狗叫等声音,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我国小学生写研究性作文的能力远不如国外。在美国,从中国过去的10岁孩子会写《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写20多页的研究性报告。我们要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来长大写文章、写论文,用得上这方面的能力。

三、关注思维表达的三种能力,要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难,难在内容上,所以首先要解决内容的问题。内容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写好习作要很好地组织材料,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里要详,哪里要略,哪里要平铺直叙,哪里要画龙点睛,这都需要把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相结合。




1、观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在实际生活中,精密地观察,仔细地认识,是一种准备功夫。”他还说:“要养成推理下判断有条理,又是一种功夫。”


(1)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精细观察能力不强,有一个试验:老师在教室里四个窗台分别放置四种不同的花。然后叫学生背过脸去,问他们各个窗台放的是什么花。过两天,把窗台上的花位置调换后,再问学生各个窗台放的是什么花,以此来训练他们从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是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方位顺序来观察。


(3)抓住特点观察事物。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对周围事物保留一种新鲜感、好奇心,做到:别

人不见我见,别人没发现的特点我发现。




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如连续观察写日记,如养小动物,种花草等。




2、思维能力




叶老说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是想出来的。文章构思就是想心思,想写什么?为什么写?写哪些内容?不写哪些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怎么写?……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方法结合起来思考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列提纲的习惯。同样的内容,高明的构思,可以收到出人意料、与众不同的效果。


在西方,作文构思中强调批判性的思维,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教孩子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如何评价,如何推理判断,形成有根据的结论。


3、表达能力




指语言的表现力,一靠平时的语言积累,离不开阅读;二靠语言范式的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四、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作文的讲评要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首先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打开思路。通过指导,全班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作文就成功了一大半。赞诃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已的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产

生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儿童化的、生动的语言。”




打开思路最好的方法是师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聊天,在漫谈中引导学生写什么,想办法把学生的记忆仓库打开,展示记忆仓库中的珍宝,从中选择最想写的内容。




接下来指导学生思考:写什么。最好是新的内容,如果没有新的内容,最好有新的角度;如果没有新的角度,则最好有新的认识。如《介绍自己》,可以换个角度来写,写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有什么不同,写一写双重性格的“我”,好孩子的双重性格更加明显,有的孩子在学校是大扫除的积极分子,在家里可能连笤帚倒在地上也不会去扶起来。这样写,触及孩子的内心,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也是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


又如写《我的父亲(母亲)》,我们中国的孩子往往搜肠刮肚,闭门造车,然后塑造出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而国外则鼓励孩子采访和父母有关的人,父母身边的人,如父母的同事,他们的爸爸妈妈等,了解别人眼中的父母。或到父母的单位去看他们一天的工作,这样写出来的父母是真实、具体、全面的。


国外还有讨论式作文,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要写的内容,一起讨论写哪些内容,分几部分写,每部分写什么,这样做对不会写的孩子是有效的帮助。




国内也有成功的经验,如杭州某小学生写《我的理想》,就体现了课内外的结合,合作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结合,生活与习作相结合。老师让有共同理想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采访相关职业的人员,交流商量后,以不同的形式向全班汇报他们是如何采访的,有何收获。大家出主意写什么,怎么写,分别起草,全班交流。老师也读自己的下水文,指导学生修改、誊抄。




我主张孩子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接触并参与现实生活,如办报纸,模拟选举,设“职业日”,请各行各业的人来学校介绍自己的工作。


国外,三四年级学生在市议会模拟议会,讨论问题,真正的议员则坐在后面听,适时指导。这样,把现实生活与教学联系,灌输民主意识、参政议政意识。


作文指导要打开思路,帮孩子找到能写可写的内容,不要一上来就讲写法,一上来就是范文例文,要开放,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写。




在学生写的过程中,要针对作文要求来指导。如这次指导“如何写具体”,展示写得具体与不具体的作品,分析为什么写具体了,又为什么写不具体。




作文讲评,有的老师说上三言两语,读几篇学生范文,表扬一气就完了。被表扬的同学沾沾自喜,没被表扬的同学就垂头丧气,提不起劲,造成了两极分化。


作文讲评要重在激励,特别激励那些暂时写不大好的、缺乏兴趣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孩子希望被人肯定,这是人的天性。学生写不好怎么办?反反复复地读他的文章,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和他聊天,弄清他的想法,帮助他修改。下次作文课上请他读,表扬他,一来二去他就进步了。


作文讲评课上要充分肯定全班的进步,诚恳地提出共性的问题。交流与欣赏不是一两篇优秀作文,而是全班的习作成果。可以让全班学生报题目,让学生受启发;也可以读一读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一两句,一两段话,都可以,使他们享受到作文的愉悦。老师随机指出优点与不足,目的是为今后的习作做指导。




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几种:(1)用屏幕展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表达上的。(2)老师把共性问题编在一篇短文里,组织全班同学共同修改。最终的目的是养成孩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五、写下水文应该是教师备作文课必做的功课。




当我们抱怨学生作文不尽如人意时,是否想过自己会不会写?自己的习作能力如何?语文老师应该向其他学科的老师学习,你看音乐老师教唱歌,他得自己先唱;美术老师教绘画,他要一边讲一边画;其他如数学、体育等学科,老师都必然先示范。所以我们让孩子写,自己也要先练一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叶老也说:“教作文的经常动笔,十分必要。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自己也要动笔或写下水文,或写相关的文章,经常动笔,用打比方的说法,就是‘下水’。”全国小语会举办了几次教师下水文比赛,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写“下水文”的好处,提供范例,引导写作,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身教胜于言教。


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杭州有个王立均老师,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用下水文指导学生写作文,效果很好。现在出了两本书,一本是《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写作文》(写实篇),另一本是《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写作文》(想象篇)。截止到2000年,他一共写了100多篇下水文,他指导的学生习作有100多篇获奖,800多篇在各种报刊发表。




教师写下水文与学生交流,体现了对学生的爱和尊重,使学生也受老师影响爱写作文。下水文直言口说,既言传又身教,对改进作文指导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师深知学生习作甘苦,了解学生在何处有难处,指导就有针对性,就能切中要害,言而有效。

六、加强课外阅读和平时练笔的指导。




无论是训练阅读是训练习作,都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课内,一条课外,两条腿并行。课外阅读非常重要。1986年教育部发文,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标》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语文学习,儿童阅读,没有一定的量是不可能有很好的质,量的积累才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俄国,有语言(语法班),也有阅读,规定四年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而我们小学12册教科书,一共只有32万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8岁孩子能读会写”,10年下来,阅读能力长足进步。他们下午3点放学,放学以后孩子们就做两件事:踢足球,到图书馆看书。他们那里社区图书馆的服务人群主要就是老人和儿童。


所以,希望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想办法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内,至少要进行指导、展示和交流,以激励孩子持续的阅读兴趣。像深圳、山东,为了让孩子在课内读更多的书,努力压缩教科书的教学时间,腾出时间在课内读课外书,有的地方12册教科书用3—4年教完,剩下2年指导阅读课外书。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低年级可以读绘本,读童话书。到中年级读适合中年级学生的经典儿童文学名著。高年级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特别是我国现当代的优秀作品。若孩子们有几百万字的阅读量,他的阅读能力不强、习作能力不高也难。




要加强平时练笔,体现在阅读课上,结合阅读篇章,设计合适有效的练笔。有心的话,精读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一个训练点。


这方面台湾、香港比我们做得好,真的把课文作为例子,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分析上。我们要跳出“教课文”的老路子,引导学生写感受,写启发,写对人物的看法,可续写,可扩写,可缩写,可仿写。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针对生活的需要练笔,如写留言,节日(生日)写祝福语,写观察日记、成长日记,也可贴照片做记录,或办手抄报、办班报班刊,把日常经历所思所想写下来。还可以为校园环境布置写提示语;给远方熟识或不熟识的人写信,比如给四川汶川灾区的孩子们写信;给学校提点建议;读书看报写笔记写感想,在小区里出宣传板报,用自己的语文能力为社区做点事。生活有多么广阔,读写的用武之地就有多么广阔。


希望我们的孩子学语言,用语言,提高用语文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提高学语文的自信,享受语文!也希望借此研讨活动交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文教学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2: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