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出《蛇与庄稼》的语文情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验小学 高祥虎



   《蛇与庄稼》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一篇说理性强的课文,一般教师执教起这类文章,往往觉得棘手,把她上成非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独特的情味,因而学生学起来也无情趣。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增强语文化理解教材的意识和能力。从语文的角度去审视教材,用语文的个性和方式重新构建教材的意义,真正实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用教材教语文的理念,这样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或自然课、科学课。教师在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浓浓情味的同时,也会为自己创造性的理解、诠释、使用教材而油然升腾起一种愉悦感。



  再教《蛇与庄稼》,我一直在想象隐含在语言文字里的影象,思考这说理性极强的文章,除了让学生明白文本所承载的道理外,究竟还能赋予她哪些语文化的东西,用语文的方式,教出兴味盎然的语文情味。最终,我确立了这样的课堂实施方案:首先,整合教材,师生互动讲、猜《鹿和狼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复杂关系,引出《蛇与庄稼》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读懂联系”、“读出作者”、“读出自己”的逐层深入品读和相关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看似枯燥的文字背后,竟然有如此丰蕴的意象和情趣,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中,享受着语文;最后,让学生用从文本中习得的经验和启示,速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补充材料,进一步感悟、理解文本所阐释的道理,进而将文本的价值观提升到“尊重自然、和谐”的高度,完成教材意义的重构。



  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感悟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联系”、“读出作者”、“读出自己”的逐层深入品读,笔者将看似简单、枯燥的文本,巧妙赋予相关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有理有据地说、充满情趣地想,课堂焕发出语文特质的光彩。



  [片段1] 读懂内容:



   师:大家为什么只谈这三组话题(蛇与庄稼;猫和苜蓿;吐痰人与呻吟的病人)?



   生:下雨和地湿,水和火太简单,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课文中哪个词说了这个意思?



   生:显而易见。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较复杂的联系感兴趣。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喜欢农业科学的可以研究一下“蛇与庄稼”,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猫和苜蓿”,当然,对医学有兴趣的就认真研究吐痰人与呻吟的病人的联系。给你的读书小建议是:画出课文中直接描述它们关系的句子,读懂它们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



  学生读书,圈画、思考。



  师:读明白关系后,思考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交流:可以“画”示意图,可以展示“朗读”,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当然也可以用你想到自己擅长的方式来汇报。



  读懂内容,作为母语教学,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应该不是学生的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处理读懂事物联系的第一层次读书时,把学生兴趣点的激发,放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汇报方式上。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对文本表意的初步理解,同时,让学生在极具个性的理解、表达中,品尝学习语文的成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片段2] 读出作者:



   师:这篇文章,仅仅理解了这三组事物的联系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读进去,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你会发现作者正躲在文字的后面冲我们微笑呢!大家想尝试一下吗?



   屏幕出示文章中描写“蛇与庄稼的故事”的部分内容。学生自由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生:我读出人们的奇怪。一处是庄稼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一处是放进蛇后,当年就获得了丰收。



   师:你真有一双火眼金睛,把藏在这么深的意思都读出来了!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们听听他的读书,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老农们焦急的样子。



  师:是啊!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多让人着急呀!谁还想读给大家听。



  (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师:作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也替农民着急,他在向专家咨询……谁再模仿作者的口吻读。



  师:读的真好。谁可以用书上的语段说破这个秘密?我再增加点难度:加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因此”等词语。



  (学生用逻辑关联词语练说句段)



  第二层次设计的语文训练,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一个较深层面,让学生体会文字里含着的意思,感受作者的心绪与表达,从而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将枯燥的文字表述,形成内心鲜活的人物镜像。进而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到学习语文带给自己的愉悦。最后,让学生练说句段,感受不同的逻辑组合带来的节奏美。在精心设计的各种情趣性和挑战性的语文训练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片段3] 读出自己: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读进去,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我们还要跳出来,产生自己的想法。这叫“读出自己”。大家想挑战一下自己吗?



  (屏幕再次出示文章中描写“蛇与庄稼的故事”的相关内容。)



   师:请同学们再读这两处“奇怪”的地方,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文中第一处写老农们奇怪的文字中,感受到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因为,海啸过后,那儿几年“总”得不到好收成,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有经验的老农几年都没看出来,可见庄稼与蛇的关系很难发现。



   师:很好,你真有一双慧眼。这就是你从文章中得到启发,也就是你读出了自己,读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我从课文“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中读出了人们的高兴心情。



  师:这其实在告诉我们,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生:对,如果人们早知道蛇与庄稼的关系,庄稼早丰收了!



  师: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再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就很容易了。



  (学生齐读设计成名言形式的最后一句话。)



  《蛇与庄稼》经过这样逐层深入地品读感悟及相关语文训练,较为厚实且饶有情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相比过去以悟理为核心和训练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得更为轻松,更为扎实。课堂中折射出语文色彩也更为浓郁。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以语文的独特视觉去审视教材,用语文教师对材料的敏感去捕捉语文训练的元素,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有意识地重新建构和提升,用语文的方式精心设计符合语文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实施方案。这样,当我们再遇《蛇与庄稼》之类的文章,课堂上同样会闪烁出灵动的语文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