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7: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吴清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来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   提高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核心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比较轻松地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这问题仁智说法不一,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兴趣不仅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入门的先导,更是推动孩子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可见,兴趣在一个人的情感中的作用有多大。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个“兴趣”的作用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那么教师必须懂得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才会去自主发挥他们的探究性和创造性。
如我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上课前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今天我们先来玩猜一猜游戏,看哪一位同学是最棒的好不好!”“好!”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异口同声的说,说到游戏同学们都很兴奋,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兴趣盎然的期待游戏。接着我说:“同学们,在下雷雨时总是先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你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全班寂静,个个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争当一名聪明儿。对于这个问题各异,但只要意思接近老师都给予表扬肯定。给学生一种满足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老师说出答案:“闪电时闪电光的速度很快,闪电光很快就传到我的眼睛,而闪电发出的声音受到各种障碍物的阻挡传播速度比光慢,所以出现了上述的怪现象。”同学们听后顿时大悟,接着老师说光的速度那么快,快到什么程度呢?老师口述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并要求学生把三十万千米写在练习本上,这时很多同学都不懂如何下手,因为以前只学过万以内的数,现在一下子写30万觉得无以下手,这时老师看到时机成熟就引导说:“像光这样非常快的速度已经不能用万来计算,而是用上了十万,也就是说以前学的万以内的数,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读法,等我们学习完后,你们就都懂得了。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方法既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有利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准备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二、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实践意识
“课标”强化了数学的生活化与实践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思想,提出了“数学课堂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动手去体验、去发现得出结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用硬纸制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模具,上课时让学生拿出长方形模具,请同学按着老师的要求,两只手分别抓住长方形两条边向相反的方向同时推拉,观察长方形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让几位同学生说说你的发现,有的说长方形就成不是长方形了,有的说长方形变歪了,老师肯定并表扬回答得好的学生。接着要求拿出三角形模具,让学生抓住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向相反方向同时推拉,观察一下推拉前后三角形的形状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与三角形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这时,学生勇跃举手回答:“长方形用手推拉后形状会发生变化,而三角形的形状不管怎么推拉它的形状都不会改变。”这时我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更加完整地归纳出三角形的特性:“不容易变形,即具有稳定性。”这种通过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去体验得出的结论比教师直接讲出结论记忆的效果更加明显,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师为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也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改要求。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直观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进行直观的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利用计算机课件展示正在转动的风扇、风车,正在上下行的电梯和小朋友推动桌子等画面,屏幕上生动逼真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老师让学生也用手来跟这些画面来运动,接着提问:“从运动的方向中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导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生也从这些运动中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样利用多媒体资源把这一节课抽象、难懂的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简单易懂的内容。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出示利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再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他们动起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学生感受画面美的同时,让他们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巧设数学游戏,让学生在乐中学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巧妙的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并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认识上下”时,我利用小孩子爱玩的天性,通过 “点鼻子”游戏来认识“上下”。教师出示“小猪”挂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预先确定好中轴杆,只需学生上下移动中轴杆上的笔就可以了。)教师:下面,我们来玩“点鼻子”的游戏,要求点鼻子的同学把眼睛蒙上,其他同学用语言来帮助他,让他尽快地点到鼻子。学生一下子学生活跃起来,热烈地帮助点鼻子的同学。“认识上下”对于一年级新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选用学生比较爱玩的传统“点鼻子”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能让一些即使不很理解上下空间位置的学生,也乐意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在游戏中认识“上下”,在不知不觉中体验、领悟到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体现了游戏的使用是为了学习“有用的”数学。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有效手段,在每一堂课讲授知识完后应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依照例题的方法、步骤去完成,以便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但练习的安排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如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时,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直线、线段与射线后让学生齐读“直线是无限长的”这句话,然后出一道判断题:“画出一条5米长的直线。”让学生举手判断并说明理由。绝大多数的学生判断是错的,但也有小部分不懂得判断,通过练习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老师可及时给予辅导:“直线是无限长的,而这道题中说一条5米长的直线,把直线说是有长度的,是有限长的,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生听了对直线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着提问:“谁能把这道题改一改使它变成正确的呢?”允许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派代表发表意见:有的说把“5米”改为“无限长”的,有的说把“直线”改为“线段”分别改为“画一条无限长的直线。”和“画一条5米长的线段。”这两改法都对,能够这样修改说明学生都能运用新知识去思考问题了。然后我说:“把‘直线’改为‘射线’改为画一条5米长的射线。”这样对吗?同学们稍微思考后马上齐口同声地说:“不行。”“为什么?”因为射线也是和直线一样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画出5米长的射线。同学们充满激情地回答。
通过这道判断题的练习,表面看来练习量很少,但练习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直线、线段、射线三者的概念以及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字词使学生擦亮眼睛判断,提醒学生以后做判断题时千万要小心看题,只要一个词或字改变了那么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从侧面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换意见,培养了学生互帮互肋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合作学习的精神。这样的练习时新知识具有直接的联系,针对性很强,能够唤起学生自觉地应用新知识去回答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得于应用与巩固。因此,我们在安排课堂练习量,不要求练习的量多,而应该做到精练,练就练在点子上,这才是练习的最终目的。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课堂效率,非一日之功,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懈努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9: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