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姜丰《痴人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②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
  ③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轻吟/押声声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例②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例③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①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
  ②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例②“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二、“语言陌生化”的艺术心理学依据
  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人的心理世界异常丰富和复杂。在内心深处,喜爱与憎恶,欢乐与忧愁,尊敬与轻蔑,希望与失望,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种种情绪瞬息万变,神奇而瑰丽,在这个“内宇宙”中,朦胧的、迅速嬗变而无以名状的心理情绪和体验,难以用日常的实用性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样做会显得苍白无力或力不从心。于是,一种源于实用性语言又与之明显不同的表现性语言——文学语言诞生了。它凝练含蓄,富于象征性、暗示性和跳跃性,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是读者熟悉的陌生。语言感知力、鉴赏力强的读者一读便知,或能思而得之。在这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值得重视。皮氏认为,当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时,能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说明或解释环境,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行过滤、改变或吸收,这就是“同化”。所谓“顺应”,就是指如果新的外界刺激不能被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所“同化”,这时,就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从而适应环境。这说明,当读者接触到文学作品时,首先会用已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去同化它,如果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阅读者自己的情感相通,那么,作品自然会被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所同化,使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得以强化。受古典诗词熏陶的人,更喜欢和容易接受古诗词,就是由于受原有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结果。但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是独创,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是诗人作家们的追求。惟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激发审美注意,使审美欣赏得以顺利进行,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要依赖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才能最终实现。因此,“陌生化”语言这一具有创新品格的语言受到人们的重视,说“快艇航行在海面上”、“河水缓缓地流着”,不易引起读者的审美关注;如果改为“快艇犁开了水面”,“河水无力地伸着懒腰”,则能刺激读者,使之兴奋,获得美感享受。
  在文学鉴赏中,面对新颖独创的内容和形式,会遇到“陌生”的、不能被已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部分,这时,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就要适当进行调整,即顺应这种“陌生”,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面对“陌生化”语言,同样如此。有“同化”和“顺应”作心理基础,“陌生化”语言的创造和欣赏成为可能,“陌生化”有其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和合理性。
  三、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陌生化”,有利于破除所思维定势,增强语言领悟能力,提高阅读水平。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一则阅读训练题,要求从括号中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举例说明如下:
  有名的峨眉山,所谓风景奇特,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我欣赏过一个星期。虽然多变化,可是气势{磅礴非凡急促局促},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鉴湖风景如画》)
  语段中的“气势”后应从括号中选取哪一个词与之搭配最佳?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不假思索地选取了“磅礴”,因为“气势磅礴”是人们习见的说法。教参的答案是“局促”,而作家许钦文用的是“急促”这个词。孰是孰非,细细斟酌,不难发现。“急促”和“局促”词义相近,都有时间短促之义,一般不与“气势”搭配。但“急促”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渲染了峨眉山景观的特点,对比反衬鉴湖景观的特征。下句是“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这是对“急促”的进一步阐释。由此可见,“气势急促”这一“陌生化”的搭配方式,的确堪称别具匠心。思维定势化,对“气势急促”一说难以一下子理解和接受,解答阅读训练题时就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了。又如,说到“时间似乎已经睡去,潭水碧澄无声”,“小松鼠自由自在地啃着阳光”这类句子,如果用习见的语法规范去判断,得出主谓搭配不当的结论,就毫无美感可言。总之,缺乏“语言陌生化”意识,不利于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陌生化”意识同样十分重要。别林斯基说:“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美丽的形象。”文学作品要给“不具形象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美丽的形象”,使诗语言“陌生化”不失为重要的手段。说“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不是比“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有意味得多、形象得多吗?我们常常感到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无味,于是大讲写作技巧之类的静态知识。其实,要纠正这种弊病,与其只讲技巧,不如让学生在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尝试用“陌生化”语言写作更有效。
  当然,“陌生化”语言是可理解的。信息论美学认为,信息的可理解性与独创性常常成反比例关系,艺术家的创作就是要寻求这个既有独创性,又有可理解性相统一的最佳契合点。“语言陌生化”同样要找准独创性和可理解性的契合点。我们不能为追求“陌生化”,而追求离奇甚至猎奇,这是应向学生讲清楚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0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中学语文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