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如何恰当地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如何恰当地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喜好游戏的阶段,上课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而精当,就能在顷刻间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使小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探索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题的导入,注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并保持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活动目标的导入方式呢?从大量成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是直接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尤其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直接利用图片或者实物教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如在教学《长城和运河》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其中,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创造了人间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与秀丽吧!”教师言简易赅,简洁明快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  
第二是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巧设机关,引起悬念,制造冲突,激疑引思,诱发思维,启迪智慧,使学生处在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有效的利用所创设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好。
   在教学《五彩池》时,我边播放五彩池奇异景色的录像,边配以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奇妙的五彩池中,并把神秘而陌生的五彩池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五彩池奇异的景色产生兴趣,并产生主动探求五彩池神奇景象产生原因的欲望。可见,创设情境,可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
   第三是设问引入启动认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教授新课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题有关内容巧妙地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维,积极地思考问题。设问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学习课文前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国土合起来,这样就变得更大了。而地球还有没有什么地方的面积比陆地面积更大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海底世界》。并紧扣课题提出疑点: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里面的世界又怎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疑点就会解开了。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第四是使用动画导入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电脑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播放一段游览颐和园美景的录像,使学生对颐和园有个基本的了解。
  第五是轻松谈话自然过渡
  一篇文章首先展示给人的是它的课题。好的课题就是一页透射着阳光的窗棂,是一道凝聚了精华的风景。从课题入手导入课文,也是别出心裁的一招。不少文章在接触课题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启发性的轻松谈话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中来。
  教学《桂林山水》时,笔者先描述:“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方,更有一处因山清水秀的风景而闻名于世界的地方,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到那驰名天下的桂林,去领略那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风景。”这样使学生迫切想了解桂林的山水,增加了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方法有许多,但都大同小异,我们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只要勤于动脑,肯于钻研,我们可以探索出更好的,适合课程内容与特点的,新颖别致的艺术导入方法。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精练、灵活,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心,简明、实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艺术的作用。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8: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