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诗词诵读》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诗词诵读》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诗词诵读(一)
第4课古诗两首
《登 高》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3、译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41:40 | 只看该作者

《书愤》
一、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41:46 | 只看该作者

第5课古诗两首
《戏答元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
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5、学生齐读。
三、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四、品一品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五、赛一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六、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欧阳修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七、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八、理一理
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41:53 | 只看该作者


《行路难》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背诵李白的名句。
2.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感悟诗人在困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在本诗的创作背景中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2.掌握本诗浪漫诗风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本诗引用的历史典故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他蔑视权贵,追求狂放的自由,受到权贵的压抑时,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在文人普遍相轻的传统陋习中,他却非常重视朋友间的情谊,写下了很多关于友情的动人诗篇,他和杜甫的友谊更是称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同学们正处在青春年少时期,人在一生中的很多亲密友谊都是在这个时期萌发嫩芽的,相信同学们对于友谊都有很多的情感体验,恐怕也会有一些经验教训,咱们不妨谈谈。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根据友谊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情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起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前苏联托克马克),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性格和不朽的诗才与他的身世成长无不紧密相关。李白的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⑴四十二岁以前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段时期的具体的经历不在多讲。但对这段时期的李白的思想把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李白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大家要掌握这么几点。①李白早期所受的教育驳杂不纯导致了其思想的驳杂。儒、道、纵横、任侠等思想均对其有影响。②他有着经济天下的志向,抱负远大。③李白不屑于走科举致仕的常规道路。他希望以“终南捷径”致仕,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其中最大目的就是结交权贵,希望得到权贵荐举。甚至,他与故相李圉师孙女结合,也可能有其政治动机。⑵长安求仕期(742-744)这部分的内容在《行路难》的创作背景中讲述。⑶再度漫游期(744-755)对这段时期李白的思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李白思想的复杂。他仍在频频出游,一方面是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仍想结交权贵,再返朝廷,实现抱负。②李白曾经两次与杜甫相遇,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也促使了他们诗风的相互感染。③诗歌创作情感更为激愤。⑷安史之乱期(755-762)把握李白这段时期的思想应明确以下两点:①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李白是到死都没有怀疑过。李白的自信造就了他一生富含传奇的悲剧色彩。②纵观其一生,儒家、纵横家、任侠风气、出世济世的思想与道家的隐逸漫游思想是杂糅在一起的。
(二)创作背景
李白的四处漫游和贺知章、玉真公主等的推荐使他名动京师,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李白。天宝元年(742),玄宗召他入京,任供奉翰林。李白的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他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他开始了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当时玄宗是“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鸾殿,出于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白侍奉皇帝的时期,正是唐玄宗统治的后期,盛世中的危机已经潜伏,并日渐凸显。李白生性傲岸不羁,不愿阿谀如日中天的李林甫腐败集团,无法处理好朝廷复杂的人际关系,思想经常处在得志和失望的矛盾当中。不久遭到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年(744)年被玄宗“赐金放还”。《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到馋毁,被迫离开长安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行路难”是旧题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种。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了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郁闷不平之感。
(三)整体感知
(1)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运用联想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课件展示白话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何去何从?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分章节赏析:
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个层次,共分三个层次。下面分组赏析各个层次
①第一节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什么方面体现出来?
明确:忧郁悲愤运用“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性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
②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反应了诗人什么样的矛盾心情?
明确:回应了“行路难”的题目。用比喻和典故写仕途的艰难及前途的信心。尽管上节说道“不能食”、“心茫然”,但作者想有所作为,他还要“渡黄河”、“登太行”。无奈现实环境中“冰塞川”和“雪满山”。想有所作为却不能体现出诗人的矛盾心情。
③第三节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反复?
明确:乐观自信。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3)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发言,老师点拨,回答下列问题。
①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明确: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明确: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③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④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⑤本是怎样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明确:巧用历史典故;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感情基调激越高亢、乐观向上。
(4)拓展学习——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从唐朝开始有了古、近体诗的区别。简单地说,唐朝以前的诗歌是古体诗,唐朝以后的格律诗是近体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赏析李白的《月下小酌》,不少于10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第6课词两首
《虞美人》
1.整体感知
《虞美人》
阅读这首词主要鉴赏它跌宕起伏的笔法。词的一开始便自问然后自叹,再写景再回忆再想象,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这首词的另一个鉴赏重点是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2.文题解读
这首词通过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情事以及前后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愁恨和悲痛心情。
3、走近作者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作品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
4、背景纵览
虞美人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
5、课文详解
虞美人①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③,故国④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⑤,只是朱颜改⑥。问君⑦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选自《南唐二主词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后来被宋朝俘虏,过了三年囚徒生活,不久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这首词是他被囚禁时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作为阶下囚的哀愁。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②完结。
③春风。
④指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
⑤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和玉一般的石阶,借指南唐故都的宫殿。应犹在,一作“依然在”。
⑥红颜改了,即颜容变得憔悴了。以上两句意谓宫殿犹在,但人事已非。
⑦问你,实是作者自问。
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对人生已经绝望,人多以为美好的“春花秋月”,他见了反而心烦,并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其感情之极端痛苦可见。面对春花秋月之无尽时,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于是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当皇帝的时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又东风”点明时间又过去一年,不断消逝的时光,引起他无限感慨,有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写他遥望南国而感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最后,悲愤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忧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诘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6、写作特色
《虞美人》:起伏跌宕的笔法
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
7、主旨探究
《虞美人》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作者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情调感伤低沉,但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42:04 | 只看该作者

《定风波》
一、 导入新课
梦里追寻且仗剑,词里况味各千秋。别离喧嚣,我们且在文字里
寻一方净土。在杨柳岸边,晓风残月下,我们在柳永缠绵悱恻,为伊消得人憔悴中,伤感徘徊;在大江东去,故垒西边,我们一睹东坡先生旷达的视野,豪迈的情怀,今天,我们依然随着东坡先生,步入山林小径之中,体味另一番的别样滋味。
二、 作者及背景介绍
谈到宋词,我们必然会想起苏轼——东坡先生,没人敢否认苏轼
的文学天才,他的文学成就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他的很多文章,对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很快就能复述苏轼的生平。)然后,简单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被贬于黄州后的第三年。
三、 研读作品
(一)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留意以下三点:
一,读准字音,二、理解大意,三、体会感情。
2.点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自由的发表看法。
明确:应用舒缓自然的语气来读它。
3.听朗读,加深印象。
4.齐读课文。
(二)析课文
1.读完课文,以后,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明确:通过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现了词人旷达自然、从容淡定的人生境界。
2.诗与画的关系始终都是那么的密切,我们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在这首词中,你看到了怎么样的一幅画面?(提示:可以从环境,人物的服饰、动作、心境等角度去体会)在这样的画面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苏轼?
服饰:“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此行穿的是草鞋,拄的是拐杖,并没有骑马,也没有带仆人。这比官服来得轻便许多,其实,也隐含了“无官一身轻”之意。
动作:“莫听传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缓缓步行,而且还吟咏长啸,好一副安闲潇洒。“何妨”二字又可以看出苏轼的俏皮,乐观。
心境:“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本是客观存在之事,但是,苏轼却能用平静的口气劝导说“莫听”,将自己置身于环境之外的超然。
“谁怕?”自己已经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还会害怕失去什么呢?“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凭一生中遭遇的风风雨雨。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蓑”指的是蓑衣,仅以一件蓑衣抵抗风雨,强调不借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之意。
“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之后,假如说开始有风雨之念,那么写到此时,在苏轼心中,已经无所谓风雨之别了,作者面对自然界中的变化,竟然达到了一种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境界。
“料峭春寒吹酒醒”引出对酒的理解。以及含蓄的愁,借酒消愁。
3.刚才大家都提到了词中,从头至尾都弥漫着烟雨的味道,那么大家是如何理解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明确: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自己却像平时一样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坦然而无畏,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正可谓范仲淹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
“萧瑟处”指的是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风雨”和“晴”表面说天气的变化,实际上指的是人生的沉浮变化、喜怒哀乐。可谓是一语双关。
4.苏轼的这样人生经历和态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于现在在学习处于低迷情况的学生,从这首词和苏轼身上得到很多的启发。)
教师小结:苏轼,曾经在晚年,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被贬谪三处,每到一处,都给该处今天留下了难得的文化资源。而且,每贬一次,他不仅没有消沉,反而使他的诗词意境,人生境界有了跟高的提升。我们在一起带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下作者的心境。
四、 拓展延伸
儋州正是在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也是苏轼最后被贬之地,可以说,东坡跟海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学生展示课外收集的苏轼在海南的资料,通过各种形式展现苏轼对海南文化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苏轼仅仅通过途中遇雨的小事,表现了词人在被贬时的旷达平和的人生态度,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坦荡,气度从容,他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在纷扰中寻得了一片宁静。面对人生的沉浮,自有“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的气概。
六、作业
读苏轼,我们读得更多的是豪迈,是感动,课下,把您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研究性报告。
【教学反思】
这首小词,从语意上来说,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学生在理解文意基本上没有难度。因而把重点放在对情感价值的培养和后面的知识拓展拓展上。
当代的学生在心理上相对而言,比较脆弱,很轻易受伤。从这篇课文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中各种的挫折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感受苏轼的豁达,以及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更好的明白当面对挫折时的心境和方式。
除此之外,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上,尤其对于苏轼曾经生活过的海南的学生来说,尤其有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很直观的方式了解苏轼对于海南文化的影响,收集了很多苏轼在文学、教育、饮食等方面的资料,通过整理,用课件、朗诵、表演等方式将其展现在课堂上。作为补充,我预备了一段苏轼在海南生活的视频,让学生除了通过文字之外,用另一种方式更系统的了解苏轼对于海南文化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6: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