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激趣导入。打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生前给人们留下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趣迷让学生猜一猜。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谜语)通过猜谜引导学生做一个聪明勤奋的人,做时间的小主人。(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第二部分:针对重难点,这个部分围绕三个表格开展活动。 第一个表格:切切我的课余时间“大饼”(课件出示表格) 第一步: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谈话交流同学们放学后都做了哪些事情,交流后作一个小结。然后完成第一个表格。“切切我的课余时间大饼”——填写作息时间表。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将填写“作息时间表”改为“切切我的课余时间大饼”,更容易调动学生填表的积极性。在填写表格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写好做每件事情的名称和时间。 二要注意表格里应该填写每天相对固定完成的事情,偶尔做的事情不需要填写。例如:如果有一天,小明比较早放学,跟妈妈去逛街了,逛街不是每天固定的要完成的事情所以不要填写。 三要注意是同学们因为每天作业量不一样,所以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并不是都一样的。在填写作业的时间时要用估算的,就是估计每天大约都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完成作业。培养估算意识,体会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提出填表应注意的问题之后,第二步就是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三步:看谁的“大饼”分的好——展示评议作息时间表 (有选择地展示三位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在展示三位学生作息时间表的同时,引发思考,为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提供借鉴的思路。针对三位同学的作息时间表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们知道怎样安排课余生活时间更合理。同时,老师要为学生提出建议,要先读书再游戏,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学习和娱乐两不误。 第四步:我切的“大饼”最合理——调整交流作息时间表 通过讨论三个同学“课余时间大饼”的分法,大家的“大饼”又分得如何呢?你对自己的分法满意吗?让学生将所填写的内容和想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也让小组同学提提建议;同时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安排生活的,哪些地方比自己安排得更合理,值得学习。 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可以进一步修正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第二个表格:完成“我们完成作业的时间”统计表。(课件出示表格) 第一步:通过大家填写的作息表的内容,提出让学生统计一下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并请组长将结果填写在统计表上。巩固时间的认识和经过时间的计算,使学生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展示一个小组的统计表 比较谁用的时间最长,谁用的时间最短。讨论是不是时间用的短的同学也是做的最好的呢?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做作业速度很快的同学,作业的时候应该再慢点,再细心一点才不容易出错;作业完成的很好,不过速度慢了的同学,要提高速度,要不考试就会来不及。 第三步:请一个作业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经验,鼓励学生向他学习。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第三个表格:完成“我们的睡眠时间”统计表(课件出示表格) 第一步:按小组来统计一下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填写之前举例讲解怎样计算睡眠时间。 例如:从晚上9:00睡到早上6:00,时钟时针一共走了9格,一共是9小时。 从晚上9:00睡到早上6:30,从9时到12时是3个小时,从12时到6时半是6个半小时,用3小时加上6小时30分钟,一共是9小时30分钟。 学生可以选择觉得合适的方法算一算,学生还没有正式学习24时计时法,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计算。小组长请做好记录。 第二步:学生计算,填写统计表。 第三步:资料的收集、汇报 哪位同学的睡眠时间最长,哪位同学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足够?一个小学生睡多久才算充足呢?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资料的搜集,请学生说一说要睡多长时间才充足?并说一说怎么知道的?有的是从书上看到的,有的上网查到的,同时学生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睡眠的常识;使学生从小养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去有目的地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列出目前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同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可以了解别的同学是怎样安排生活的,哪些地方比自己安排的更合理。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学生可以为自己在制定一个更为合理的计划,让学生从小合理利用时间,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让学生统计小组内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和睡眠时间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了了解小学生睡多长时间才算充足,教材上给出了查阅书籍和上网查询等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 第三部分:全课小结 通过这堂课,同学们都能合理地分切自己的“时间大饼”,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去实践它,真正做好自己时间的小主人!时间没有腿,可是跑得很快,就像小马车一样。(课件显示歌曲《时间就像小马车》,全班齐唱)将音乐融入数学课堂,作为全课小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得以深化。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全体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认知、情感共同参与,全身心投入合作交流,在对话、交流、评价中不断闪现思维火花。同时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不断进行沟通。整节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间共同对话、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对话、交流、沟通中,不仅初步获得了合理安排时间的经验,同时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