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知引新,沟通联系。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三、运用方法,提升算法,巩固新知。
四、课堂总结
| 1、谈话并出示:已知36×28=1008,那么
3.6×28=( )
36×2.8=( )
2、出示:3.6×2.8=()
3、引导学生估一估来验证猜想。从而得出3.6×2.8和积在6~~12之间。
4、引导比较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1、谈话引出竖式。刚才我们是通过推算得出结果的,如果没有前面的算式我们该怎么办呢?:
2、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3、根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完整归纳小结:第一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表示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表示第二个因数乘10。第三个箭头连同上面的表示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
4、出示:2.8×1.15=
5、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后全班交流。
6、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了什么联系?
7、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小结出计算方法。
1、请快速找出积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
根据482×73=35186,写出得数。
482×7.3= 48.2×7.3=
4.82×7.3=
2、数学医院(请你当医生,错的请改正。)
7.2 4.5
×0.3 ×2.4
21.6 18 0
90
1.080
3、给积点上小数点。(在课本上完成)
4、用竖式计算。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计算小数乘小数时,你觉得应注意什么问题?
4、用竖式计算。
| 1、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
2、 学生猜想积是多少
3、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估和方法;
3×2=6 4×3=12
1、学生独立自主尝试列式计算,在小组相互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2、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后全班交流。
3、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后回答
4、学生尝试应用新知识(可以在课本上完成)
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6、小组合作交流: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7、学生齐读结语
1、学生口答。
2、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3、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发表
4、请三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三题都要完成。
| 开门见山,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联系进行数学,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由猜测到验证到说理,主要是用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另外引导学生用估算来验证结果,这能体现教学中的新理念。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学生根据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能够凭借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但按整数乘得积后如何回到小数乘法的积,就是学生的困惑处,适时呈现出推理图,这样扶着学生一步步完成推理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计算思维的魅力。
通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