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与点评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评析三:]

文如其人,课如其人。大气、丰厚、深刻、娴熟、扎实是我对孙老师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与感受。看了其他几位专家对孙老师《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的评点有许多处是有同感的,这里还有一点比较深刻的感受想与大家做以交流。

孙老师的课让我真正体会出了语文课堂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课堂。而这一理想境界的实现不是一般教师能做到的。这一点我是随着孙老师的教学过程一步步读出来的。如,在教师引领之下学生对文中两个人物的认识,开始是憔悴、慈爱的母亲,瘫痪、暴怒无常的儿子,随着字词句段的品读,文章脉络、情感线索的研读、交流,学生改变了对两个人物的认识,把黑板上的评价换成了伟大、坚强;换成了自信、成功,对两个人物认识的改变是学生经过阅读活动后产生的变化,是学习中的生成。而这一生成绝不仅仅是停留于字面研究的结果,而是同时加入了思想情感的活动,是思想情感的一次飞跃。这是孙老师独巨匠心的设计,也是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提升、深化、发展的结果。这一点还表现在表格的设计上。表格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高效与清晰的思路,是长文短教的一种好的方法策略。用孙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是在给学生搭脚手架,而这一脚手架的建构与运用体现了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表格的填写不是一次完成的,两次出现,两次填写,两个意图,同样体现了发展、深化、飞跃的道理。第一次填写的是文中人物的对话,反映两次欲看菊花时的态度变化,而第二次填写的内容则是经过学生思考、梳理、总结后的了,是学生透过文字表面看出的深藏其后的更深刻的内容,这里的看菊花就不仅仅是看菊花,而是凝结着母亲愿望的人生信念,是对瘫痪儿子与未成年子女的深深期待——“好好儿活”。这里的母爱也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关怀和生活中的关心爱护,而是母亲那颗博大的胸怀和高尚深远的志向,这一切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在水到渠成中结束。这不能不说是教学设计的高远与巧妙。



(点评:李莉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小语研究室主任,吉林省小语会秘书长)





[教学评析四:]

听了孙老师《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掩卷沉思良久,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感慨。我为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而喝彩,更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而动容。“授之以渔”“让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孙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让我们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朴实无华、扎实有序、大道至简;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
本课教学呈现出如下特点:

1.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科品性。教学中做到关注人文性,凸显工具性。注重语文学习训练,强化语文学习实践。《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感的课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从哪里来?针对当前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孙老师紧紧抓住语言文字,时时处处引领学生依托文本,和学生一起“咬文嚼字透纸背,入木三分悟深情”,让人文的根深深地扎在语言文字里。教学中设计的表格建构、随文识字、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教学中,孙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两处省略号,让学生进行想象,进行再创造;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一大串带有足字旁的字,体会瘫痪给史铁生带来的心灵创伤,体会母亲的小心谨慎,细心呵护。类似的设计比比皆是,这样的设计充满语文因素,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获得丰富的语文素养的过程,经历了一个获得浓浓的情感熏陶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散发出人文气息,实现了作者、编者、教者、学生的“四心”统一,“四情”统一。

2.借助表格,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经历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的表格由空白至不断丰富,到最后又向课外做了延伸,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表格中的人物在三次看花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又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一个重要凭借。它一直贯穿教学的始终,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课末的教师擦掉板书更是匠心独运,这同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深化,让我们意识到教师擦掉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过去的阴霾与苦难,而留下的是生活的明朗与欢乐。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用课文学好语文,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是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脚手架,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是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3.在学科内部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本课的教学也实现了一个突破,那就是由字理识字至字理析词再到字理阅读。例如,“瘫痪、憔悴、砸、摔”的学习,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在这样的过程中,汉字的音、形、义与具体的语言环境,与鲜活的语言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字词的整体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潜心会文。同时本课的教学集中体现了整体阅读,整合设计,高效语文的理念。教学牢牢把握高年段阅读的特点,注重前后文的联系,整体考虑,整合推进。例如教学中,三次看花这一线索的提炼与延伸,母亲几次出去的回顾与深化等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本课的教学是基于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设计过程中一定考虑到了以下三个原点:第一个原点:上前40分钟的课,这就意味着教学可以超越第一课时,但不能回避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二个原点:上课前,教师没有和学生见面,学生有预习,但无上课教师的指导;第三个原点:作为一节参赛课,既要凸显教师的风格,更要回归教学的常态。孙老师很好地从三个原点出发,完成了教学。但是,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纵观整节课,我们还是感到课堂容量有些满,致使有的环节处理得略显仓促,不够深入。

常言,文如其人;亦曰,课如其人。一节课,是教师的学识、修养、气质、个性和品性的综合,一节课的背后是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我们能够体察到孙老师对文本解读的功夫,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把握,对教学设计的创新处理。教学中,往往是孙老师的“一语飞渡”,恰恰成了精妙的“移花接木”。我们也衷心祝愿孙老师能够在她所钟爱的语文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坚实,更稳健!

(点评:王显才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担任全国小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常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1: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