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1》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3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诵读词串,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民间风俗,积累语言,让学生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联想到节日中“粽子、月饼”等美味可口的食品,感受今天幸福的生活。 “拜年、踏青、团圆”这3个词语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引导观察每个生字字型,整体把握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图形;注意难写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以求书写美观。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韵文;了解这4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2.正确书写“拜”字和“墓”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插图和词语,串词成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3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7 18:34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交流信息,激趣导入









二、看图说话,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第一课时
一、交流信息,激趣导入1.同学们,昨天是什么节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2.那我们在寒假里,刚度过了一个最盛大的节日,叫——生接(春节)。[相机板书词语:春节]对,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1》,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及民间风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二、看图说话,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看大屏幕,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出示词语。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相机正音强调容易读错的音。如:“扫” 和“粽”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3)齐读课文过渡:读完了课文,你知道课文里介绍了几个节日?这四个节日分别有什么风俗呢?这些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过的,这里除了清明节按新历外,其他三个节日是按照农历来过的,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风俗民情。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个传统节日——春节。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习第一第一行词语:春节、饺子、拜年同学们,你们年年都过春节,知道春节是什么时候吗?(农历正月初一那天或是正月初一后面的这几天)过年了,看看图上的这家人围在一起在做什么?(包饺子)[相机出示词语:饺子]  指名学生读词语。(1)看看这个“饺”字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饺”的?(引导学生分析形声字“饺”的特点,加强记忆)可以给“饺”字组什么词语?(2)你知道饺子是怎样做成的吗?你吃过什么口味的饺子?包饺子时,人们除了包进去鲜美的肉馅,还包进去了什么?(新年的祝福、美好的希望……)饺子像什么?学生交流后评价,再出示元宝图,让学生观察饺子像不像元宝?因此告诉学生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也象征团圆。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惯,那么我们南方过年喜欢吃什么?(粽子、年糕、糍粑)(3)春节期间是亲朋好友们喜欢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就叫[相机出示词语:拜年] 指名学生读词语。(出示明星周迅身穿大红色衣服,双手抱拳在向全国观众拜年图。)①出示“拜”字,观察:“拜”字什么结构?像什么?(拜:会意字,古文字是双手下加“--”表示地面,会意为磕头时两手按地。本义表示恭敬的礼节。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回答寒假过的盛大节日名称


齐读课题


学生看图说话、交流


自读课文
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齐读课文

指名回答问题

再读课文

指名学生回答过春节的时间

看图说话

识记“饺”字

说说自己吃过的哪种口味的饺子

说说南方人过年喜欢吃什么?

分析、识记“拜”字



由节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情况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而我们现在说的“拜”通常是指两个人面对面,两手相对抱拳表示祝福或祝贺。)“拜”字还可以跟哪个字交朋友?②指导书写“拜”字。认识手字部,指导学生观察“手”字做偏旁后的变化。③说说你今年都给谁拜年了?都说了些什么话?现在你能给老师拜年吗?再给同学们拜年又怎么说?要是给老奶奶拜年你应该怎么祝福她呢?要是做生意的人亲戚拜年又该怎么说呢?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祝福语,你一定要正确的运用,说到别人心坎里,让别人真心的感到高兴。(4)春节除了包饺子和拜年这些风俗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风俗?(贴春联、放烟花、看“春晚”等)简介春节的相关典故。(5)春节去拜年,会得到很多压岁钱,你开心吗?请你们开心地读一读:春节 饺子 拜年再读一读,读出春节的喜庆、祥和来(6)你能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成一句话吗?试试看!若学生说不出,教师再点拨(春节到,包饺子,开开心心去拜年。)(7)你会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过年时欢庆的气氛?“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相机出示练习一的这些成语,并齐读成语。
   (8)拓展:你能模仿第一行词串自己也写一组关于春节的词串来吗?
预设:春节   粽子    拜年 春节   年糕    拜年春节   春联    春晚过渡:过完了春节,再过不久我们即将迎来了第二大传统节日,那就是——清明。2.学习第二行词语:清明、扫墓、踏青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当天,人们除了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外,还会给烈士们献花圈,你看少先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词语]
  ①出示“扫”、“墓”,让学生识记。
“扫”和“墓”分别还可以怎样组词?②指导书写“墓”字。(4)清明前后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人们喜欢到郊外散步游玩,这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语] 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踏”字?“踏”字还可以怎样组词?(5)指导读好第二行词语:清明 扫墓 踏青(指导读出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怀念。)(6)拓展:学到这里,你想到了那首古诗?能背出来让大家听听吗?指名背诵古诗《清明》。(7)你能用学习第一行词语的方法把这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吗?(清明节,去扫墓,高高兴兴去踏青。)
书写“拜”字


学生回忆过年拜年的情况,并现场即兴给老师和同学拜年


说说春节还有什么风俗

开心地读第一组词语

用自己的话把这组词语串起来说成一句话

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过年欢庆的气氛


模仿第一组词语写另一组关于春节的词语



看图说话





识记扫和墓字,并分别给它们组词。
书写“墓”字

感情朗读第二组词语

由词串联想到古诗

串词成句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检查学生的扩词能力



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积累的习惯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拓展训练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作业



3.学完了这两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前面一词是节日的名称,后面两个词语是节日的习俗)4.小结:今天我们就先了解春节和清明这两大传统节日,端午和中秋两个传统节日留到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那么下面老师想检查课前布置给你们的任务你们完成得怎么样?四、拓展训练1.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除了课文介绍的这四个传统节日外,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2.有个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写了这样一组词串——元宵  汤圆   观灯。你能像他这样,用词串的形式写一写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及风土人情吗?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课件出示)(元宵  汤圆  观灯;七夕  鹊桥  乞巧;重阳  登高  赏菊;冬至  祭祖  馄饨五、课堂总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1》,现在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课件出示填空题)    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 )、( )、( )这四大传统节日。人们在春节的时候吃饺子、( );清明节的时候去( )、踏青;我还知道节,人们有的习惯。六、课后作业:1.熟读《识字1》,思考除了课文介绍外,端午和中秋还有哪些习俗?     2.搜集关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的诗歌。
观察并发现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拓展练习
  模仿课文写其他传统节日的一组词语





口头填空


  查阅资料弄懂端午和中秋的其他习俗
  搜集关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的古诗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兴趣。




检查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检查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检查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识字1
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34:3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识字1》是一篇向小学生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词串。全文字数不多,仅4行12个词语,24个字,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全课图文并茂,形象地再现了节日情景,也为学生理解词语找到了一条解决途径。诵读词串,既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民间风俗,又能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本课的这些词语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庆贺方式和风俗民情。看似独立的一个个词语串联成一首传唱了千年的古老歌谣。其间,氤氲着美好的中华情,流淌着浓烈的中国风。我认为,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词语朗读,再现生活情境,由每一个词语想到特写的每一个画面,再由每一个画面进入每一段生活场景。这样识字更贴近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还可以让孩子在脑海中留下关于传统“节日”的记忆板块,同时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因此,我在教学“饺子”和“拜年”时,添加了一些生活场景,这样学生就感到亲切,容易理解。如在教学“饺子”时,我先让学生观察饺子的形状,看看像什么?结果有些学生说像弯弯的月亮,接着我便出示“元宝”图,让学生比较一下,看看饺子的形状是否像元宝?这时学生说有点像,然后我就告诉学生,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还有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因此,北方过年就有吃饺子的习俗。然后让学生说说我们南方人过年的时候吃些什么?学生回答吃鱼,希望年年有余;吃豆腐,希望年年富裕;吃年糕,希望年年高升。在教学“拜年”时,先让学生观察“拜”字的字形像什么?学生回答像两只手,于是我追问,那为什么右边的那只“手”多了一横?这时学生都愣住了,我再问那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拜的吗?学生回答跪在地上拜。是的,古人跪拜时是双手撑地,磕头跪拜,表示尊敬。所以“拜”字右边的“手”多出的“一横”就表示地面,以前这“一横”是连着左边一起的,后来为了美观,就把它写成今天的样子,同时跟学生强调,今后书写“拜”字千万不要漏掉右边这“一横”。接着让学生说说现在我们是怎样拜年的?同时出示明星过年时在电视上向全国观众拜年的照片,即周迅左手握拳,右手抱拳,向大家说些祝福的话语。然后再让学生演一演过年时是怎样跟长辈和同辈拜年的?使学生明确对不同的人,所说的祝福话语也不同。当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便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所以过年给压岁钱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最后再介绍关于春节的典故,学生就充分理解“春节”一词了。
另外,充分利用插图,把生活带进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和抽象的词语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词义又能通过插图情境再现。开放练说,如我把文中的四幅图和四个传统节日链接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节日的习俗。接着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补充和扩展。如“扫墓”、“踏青”这些词语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模糊的,所以我凭借文本,链接学生生活,找出关于“扫墓”和“踏青”的图片通过课件展示,为学生营造触摸语言,感悟语言的语文实践场景,这样才能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可惜这些图片小,投影出来的效果不清晰,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想上好这篇课文的关键是信息的收集,学生身边的资源可以好好开发。在教学前,我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用简单的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家长做好课前预习。但是在早读课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当我问道:“孩子们,除了书上介绍的这些传统节日,你们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孩子们争相发言:圣诞节、儿童节、妇女节、国庆节、元旦节、教师节。看着他们安静的小脸,我知道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传统节日,听到他们这样回答,感觉我的心有点隐隐作痛。我只好告诉他们,传统节日是中国特有的,而且是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节日。后来才有两三个孩子回答:除夕、元宵、重阳,结果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而当我再追问这四个传统节日分别是哪一天时?大多数的孩子竟然是一脸的茫然。孩子们回答的不是公历,就是家长说不知道,时间不确定等。我听了这些答案以后,根本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我知道这不能怪孩子,因为我们国家在2008年才把这些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忙碌的家长们才有时间带着孩子及全家去庆祝、去欢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先跟孩子们介绍节日的时间,让他们牢记。
课堂上有一件事让我很尴尬。那就是当我在开课前谈话导入时问,“你知道一年中哪些节日的名称?”这个时候孩子们也许是误以为我问的是传统节日,所以只答传统节日,不答一般的节日。我在反思着,是不是当时我表达得不够清楚?还是被我早读课检查预习时所问的问题和答案误导了?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还隐约感觉到家庭传统教育的缺失。现在的家庭,有几位家长不知道这些节日的?为什么孩子不知道?原因应该就是家长只顾带着孩子庆贺,满足孩子的愿望,却不知道在庆祝的同时告诉孩子这个节日的相关知识。试想,如果每一年的传统佳节都能够告诉孩子一遍,孩子现在大多8岁,也应该在这些年中耳熟能详了吧!今天回答不出这些节日的时间的尴尬应该不会出现。
    这种现象还透露出孩子留心观察生活能力的不足。其实,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每年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家庭、学校、社会、媒体,都会有一些庆祝活动的,为什么他们只留心于这些庆祝活动,而不去关注活动是庆祝什么的?
    看来,教学并不是全部,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的技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孩子情感的目的,才能有效的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纵观整节课,教学失败的原因,我觉得依然是教师最致命的弱点——缺乏激情。这样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没有担任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气氛异常沉闷。还有就是语言仍然很啰嗦,不简练,导致没有把握好时间,这样就无法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法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自己紧张和健忘,中间漏掉了许多环节,导致各环节之间连接不自然。这样教学重点自然就不突出,难点就更没法突破了!今后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克服自己的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还有在制作课件方面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对于如何处理好图片与文字的关系,如何设计动画效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会努力向信息组的老师学习,完善这方面的知识。
如果以后我再上这节课,我不会把词串上得像阅读课文一样,过细去分析课文,把课文分得这么零碎。我会单纯地教好词串,让学生多读词语,感受词串的美,熟读成诵,最后去仿写这样的词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