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创 引
设 趣
情 导
境 入
| 1.出示“小精灵”来到课堂与学生对话,提出铺垫问题。小精灵接到3个求助电话,但是小精灵必须做完3件家务事才可以出门,问题“我该怎样安排这些家务事才能尽快做完?”
2.谁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3.揭示课题。
| (一)生1:可以边烧开水边拖地、擦桌子。
师:恩,是个好办法。“一边…一边…”用的特别好。
生2:烧开水的同时可以拖地、擦桌子。
师:“同时”这个词用的真精炼,我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烧开水(10分钟)
∣∣ 同时
拖地(8分钟)
擦桌子(2分钟)
(二)生:略…
|
以学生熟悉的朋友小精灵作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意识到“同时做”能提高效率,初步感知“合理安排”就在我们身边。由此揭示课题:《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
|
组 情
织 境
探 感
索 知
| ▲例2:《沏茶问题》。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2情境图,理解图意,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沏茶的工序”: (1)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 (2)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3)这些事中哪些必须先做? 哪些可以同时做?
3.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制定方案。
4.展示本组的方案,全班交流选出最优方案。
5.学习绘制流程图。
▲情景判断:
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
2、红红说:我早上煮鸡蛋的同时可以起床、洗脸刷牙,节约了很多时间 。( )
3、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放学后在公共汽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 )
| 学生小组讨论(1)(2)(3)问题,摆学具卡片探究沏茶流程。
师巡堂参与,选择具代表性的方案,由该小组的代表将其方案用教具展示在黑板上。(2-3套)
展示的小组各自发言说明流程和所用时间——全班评价——比较——择优——师小结。
师讲解流程图的绘制,包括两部分:用箭头按先后顺序连接工序,计算共需时间。
生判断——说理由。(理解节约时间的同时也要考虑合理性。)
|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合理安排”,使学生发现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用“调整工序顺序”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在互相交流中感觉到“合理安排”的好处,从而自发地探究出“合理安排”与“同时”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3个情景让学生感悟有的事情可以同时做,而有的事情不可以同时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并渗透“有效利用零星时间”也是珍惜时间的表现。
|
实 巩
践 固
应 新
用 知
| 《做家务问题》:星期天吃完早餐,豆豆的妈妈要做以下家务,请你帮她安排做事的顺序。
1.出示需要做的家务的5个步骤,让学生独立安排,绘制流程图并计算时间。(句子长的用括号里精简的词组代替)
要做的事
| 大约所用时间
| 次
序
| 整理厨房
| 20
分钟
|
| 烧开水沏茶
| 15
分钟
|
| 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被套(机洗被套)
| 1小时
|
| 手搓豆豆沾了墨迹的的脏衣服(手搓衣服)
| 20
分钟
|
| 把豆豆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漂洗并甩干(清洗衣服)
| 30
分钟
|
| 2.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方案,再全班一起评价这些方案中有没有不太合理的,或可以改进的,哪种方案比较好。
|
小组讨论方案,写出流程图——发表方案(自评)——互评——师小结。
|
让学生再次经历从多个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并独立绘制流程图。这个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深 拓
化 展
认 延
识 伸
| ▲课件显示情境图:
《做饭问题》:帮小丽的妈妈合理安排做饭流程。
用炒锅炒青菜
| 4分钟
| 用炒锅烧排骨
| 10分钟
| 用高压锅煲汤
| 15分钟
| 洗 米
| 2分钟
| 用电饭煲煮饭
| 15分钟
|
1.思考:(1)煮饭、炒菜、煲汤分别使用什么厨房器具?(2)回忆一下妈妈是怎样使用这些器具的?(3)怎样使用这些器具来安排做饭菜的顺序最有效率?
2.用卡片与小组同学一起说一说、摆一摆。
3.计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开饭;
4.出示本组的优化方案,全班总结评价。
▲关于“统筹方法”的小故事:华罗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把数学中的统筹方法应用于实际。1970年,华罗庚教授带领他的助手到上海炼油厂,在“酚精炼扩建工程”上应用统筹法。这种设备每天产值20多万元,若按原计划实施扩建工程需停工一个多月,应用统筹法后只用了5天便完成了,仅此一项,便为该厂增加产值500多万。
|
全班讨论(1)(2)(3)问题,师引导。
小组讨论方案。
展示方案(自评)——全班互评。
师点评。
生从实例中体会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及建立对我国数学家的敬仰之情。
| 《做饭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每个学生考虑的情况不同,可能会得出两种答案:用一个灶的需要32、31分钟;用两个灶的只需17分钟,为此学生引起争议。在此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极大的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做饭问题”巧妙地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合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合理安排”的感悟,进一步升华了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感恩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
|
总 走
结 向
交 生
流 活
|
1.让学生畅谈学习感受。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提高效率?
3.师总结:
⑴珍惜时间首先体现为合理安排时间。
⑵合理安排时间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⑶珍惜时间还要学会有效利用零星时间。
| 生1:我学会了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生2:我知道了合理安排时间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生3:合理安排时间能提高效率。
……
生1:妈妈煮饭的时候合理安排可以很快做好。
生2:老师在学校要做很多事情,合理安排能做的又快又好。
……
|
这个环节主要是谈学习收获和交流经验,让学生明白数学思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感恩在生活中学,还能到生活中用。
|
板书设计
|
《数学广角----合理的安排时间》
先做→同时做 洗水壶(1分)→接水(1分)→烧水(8分)→沏茶(1分) ∣∣ 同时 洗茶杯(2分) 找茶叶(1分) 总花费时间:1+1+8+1=11(分钟)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具体是“先由小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的设计方案(自评)——其他同学对其方案进行评价(优点和质疑)——将2~3组的方案进行对比优化最终方案(互评)——师点评”。这样在几个探究活动中循环进行以上评价方式,让学生从“说”“论”中感知、感悟“合理性”“最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