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优秀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5:5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第七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小数乘小数,以笔算为重点。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对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教材一共安排两道例题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例1及其随后的“试一试”着重引导学生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例2则帮助在掌握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当乘得的数的位数少于因数里的小数位数时,积的小数点的处理方法。学习本节课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进行小数乘小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小数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了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5:51:3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初步探索计算方法





三.教学“试一试”,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
  
    四、概括计算方法
五、巩固练习
1.谈话:小明搬新家啦,参观一下小明的房间。参观完了,小明想考考大家,同学们愿意接受小明的挑战吗?这是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从图上你能求出哪些问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相应的算式。
(1) 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
(2)阳台的面积是多大?
2.8×1.15=
2.“小数乘小数”不会怎么办呢?别担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1.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我们先来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提问:(1)如果用两个因数的整数部分相乘,其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与准确得数比,怎么样?
(2)如果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他们最为接近的整数,那么相乘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与准确得数比,又怎样?
(3)你还会怎么估计?把你估计的方法说给同学听听。
2.谈话:通过刚才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在6到12之间或者说是在9左右。那么准确的积是多少?
3.点拔转化
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猜猜看: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列竖式时,我们是否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摆竖式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3.6
×2.8
计算“3.6×2.8”可以看作多少乘多少?(36×28)那请你先“36×28”算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 3.6               × 2.8
    2 8 8
    7 2   
  1 0.0 8
4.激活旧知,引导推理。
(1)师问:按整数乘法计算的结果是多少?(1008)
1008与原来的积比较,是大了,还是小了?说说你的想法?(生答)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按整数乘法乘得的积与原来的积有什么关系。
   出示分析推理图。师问:你能看懂虚线框里的意思吗?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1)第一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一个箭头“×10”是把3.6看成36 是乘10)
(2)第二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箭头“×10”是把2.8看成28 是乘10)
(3)把两个因数都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多少?(把两个因数都乘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
(4)最后一个箭头,连同上面的“÷ 10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箭头“÷ 100”表示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得到的整数积除以100)
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教师点上“.”。
这里的计算结果与我们开始估计的结果是否一致?
观察“3.6×2.8=10.08”中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积中也有两位小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到什么?
1、谈话:刚才我们计算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算出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那要计算“2.8×1.15” ,我们怎样列竖式好呢,需要对齐小数点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算,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完成书上87页的填空。
2、交流推理过程:   1.15乘2.8的积应该是多少?(3.22)你是把3220除以多少,得到3.22的?
追问:得到3220后为什么除以1000呢?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表达(结合分析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从3220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3.220可以化简吗?结果是多少?你的依据是什么? (小数的性质。)
观察“2.8×1.15=3.220”中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积中也有三位小数)
   
课件出示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填空:小数与小数相乘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1、2
学生会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联系小数乘整数
整数乘整数
学生会估计积在6到12之间
算出36×28积
  
3.6扩大10倍变成36
2.8扩大10倍变成28
  
把得到的整数积除以100
  
2.8扩大10倍变成28
1.15扩大100变成115
得到的积要除以1000
  
3.220后面的0可以去掉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生的估计能力
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导致积的变化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                   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10.08(平方米)
                 3.6            
              × 2.8
               2 8 8
               7 2   
       1 0.0 8
(2)          阳台的面积是多大?
          2.8×1.15=3.22(平方米)
                1.1 5           
              ×  2.8
                9 2 0
             2 3 0   
        3.2 2 0
归纳总结:
小数与小数相乘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5:51:4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是这样归纳的,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学生根据前面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指未化简的)就是几位小数。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方法。而教法上更多的依赖旧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条件,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的氛围,尊重学生,注意聆听学生的反馈与交流,尽量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规律,生成并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的过程中。但这节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教师太过于依赖教案,缺乏灵活性。比如在教学例题时,当我问到学生“3.6x2.8的积是多少?”学生回答说“它的积是10.08”时,我没有及时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学,而是受教案的束缚又把学生带回到教案,按我的思路去做,使课堂变得生硬。
2.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话语琐碎,提问不是很精准。如在教学例题时,当在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因数与积的关系时,如果把“你发现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改成“小数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有几位小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效果就会不一样。
3.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很精准,以至于到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够。
4.教师的板书设计还有待优化。
总之,我的教学不是很完美,甚至还很青涩,还需要无数次的磨练与捶打,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使我的教学更加完美,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