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设情景 建立概念
| 1、建立等式概念 (1)让我们先用我们的助手天平来做第一个实验。 随着第一步操作,提问:观察这时天平的两边各是多少,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能用一个数学式表示现在的状态吗? 板书记录式子: 20<50 20+20<50 20+20+10=50 (2)追问:请观察我们记录下的几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3)小结:揭示等式和不等式。 你还能举一些等式的例子吗?
| 按分工完成实验: 1号:在天平的左边放入20g的砝码。 2号:在天平的右边放入50g的砝码。 3号:为了尽快使天平平衡,选择一个砝码放在天平上。 4号:使天平平衡,选择一个砝码放在天平上。 观察比较 举例
| 由学生的观察—情景的描述—平衡的观察—等式的表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
2、建立方程概念 (1)用字母表示数。 ①、分工完成天平左边的放置。 ②、提问:现在你能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吗?(板书:20+a) ③、提问这里的a表示什么? ④、布置任务:不能改变天平左边的质量,请在天平右边放置砝码,放多少你们自己决定,最终要使天平平衡。 ⑤、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2)活动体验 (3)展示汇报 哪位汇报员说说你们组经历了那几次调整?(随着生回答板书) (指最终达到平衡的算式)这个算式我应该写在哪?为什么? 这次试验的成功是一个人完成的吗? (4)小明用天平也进行了几个试验,大家看,你观察到了什么?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5)揭示方程概念
| 分工:3号、4号把砝码放回砝码盒子;1号把2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2号把绿豆也放在天平的左边。 认真倾听任务及分工。 生:a表示绿豆的重量。 按照分工完成任务。 汇报员汇报记录情况 再次感受两边质量相等 组内讨论完成 汇报交流 对比感受方程式与等式的联系与师共同归纳方程概念
| 以学习者为中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增加孩子们的责任感。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含义,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源,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生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让学生大胆发现规律,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