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数学第九册《找规律》观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3:4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已经初步接触根据余数判断的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以经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新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3:4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23 13:48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四、寻找生活规律,欣赏规律


我们来做一个放松操
师演示:肩部运动:左右左右……
头部运动:前后左右前后左右……
引导:重复出现,有规律
出示课题:找规律,

1、(出示例1场景图)
2、仔细观察一下,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
3、在图中,你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谁来猜一猜。他说的你们同意吗?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4、全班交流。
5、比较反思:
谈话: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列举、计算等方法解决了盆花的问题。比较一下,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在自然界,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吗?


学生接着往下做放松操





学生拿出自备本想想、画画或算算,然后小组里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哪组的方法正确简便?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3)计算的策略:



学生练习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鼓励学生汇报多种解法,以发展求异思维和探究能力。







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规律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完善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体会本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得到美的感受。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找规律
(1)画图法                (2)推理法                  (3)计算法——常用方法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采用教师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次表现优秀、积极的小组每人奖励操行分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3:48:0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进行应用。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测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有:
1、在情境引入中,设计放松操,有规律的运动让孩子深刻感受周期律。
2、在解决“试一试”中,教学灯笼和彩旗的问题时,我没有仅仅采用书上提供的问题,而是创造性地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计算法最适用,并总结出余数的对应关系。正是这样一个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思考、自己获得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习不是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
3、在提问时,我很注重自身语言的规范、严谨。在学生回答时,我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当第一个学生说出盆花的摆放规律后,我相机板书出来,并要求下面再说的同学要像第一位同学一样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
4、学生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欣赏,就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大家回忆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的昼夜交替、寒来暑往、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在新课交流时,孩子的方法参照书本循规蹈矩,可算一个小小的遗憾。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14: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