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华一中 肖志辉 赵灵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物理作业的创新设计也不会例外。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优化,传统的作业设计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特别是现在的教学参考资料那么多,仅仅靠几个书面作业是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发展。所以我就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做法介绍给大家做参考,不足之处请同志们给予指导。
一、预习作业的设计
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往往忽略预习的作用,物理学科的好处在于它的趣味性,所以我在留预习作业时,通常是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到学习的兴奋点,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的预习,首先要求学生先要通读教材,找到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其次鼓励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完成实验,在物品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如用硬塑料尺(或橡皮筋),乒乓球,细线做“声音产生”的实验,做“土电话”实验,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让他试着做“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后一个实验学生可能很难做成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前面的过程后做一下本节的习题。预习作业的检查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展示实验的效果,或小实验的小制作,使课堂成为探究和交流的课堂,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解决预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预习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习惯的养成,开始学生学习物理时需要教师将作业安排得具有严谨性,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
二、书面作业的设计
我喜欢一些辅导资料,也喜欢使用辅导资料留作业,我不喜欢让学生去买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但我喜欢给学生收集题目,这样可能会给你的教学准备带来很多麻烦,其实有经验的老师应当会处理好这个问题,即在于积累,新教师可以积累自己的习题档案,每年使用时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加新题,可得方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指出了学生之间有差异,力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而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如开办“作业超市”,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等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物理能力都得到展示。如学习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后,可布置这样有层次的三道探究性作业:①我们教室里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在哪里?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②到大城市观察或向交警同志了解,城市中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③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上网,查看图书资料了解噪声有哪些利用?书面作业要讲求层次性,难易比例在7:2:1,也可以是6:2:2,题量不在多而在精,其中概念性的作业要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作业要有,能力开发方面的作业要有,即力争全面一些。
三、其他作业的设计
1.交流合作性作业
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如教学完《透镜》后,可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研究我们的眼睛。①通过查阅资料,认清眼睛的结构及视力的成因;②通过访谈及查资料了解近视眼的危害;③做问卷调查统计本校近视眼的发病率;④采访近视眼学生,得出导致近视眼的主要原因;⑤采访专家和查资料得出预防和矫正近视的有效措施。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形成学习的动力。
2.社会实践性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新课程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是说,教师应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又有助能力培养的探究性作业。如学了“惯性”后,可布置学生调查学校附近街道的交通安全设施,写一篇题为“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短文,这类作业,学生感兴趣,就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又如学光学时,可布置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磨制冰透镜等;学习力学时布置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等实践性作业。教师也应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组织一些诸如环保、能源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
3.学科整合性作业
物理作业与其他学科相整合,不仅使学生借助物理更好地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也使其他学科的教学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学生学习了“功和功率”后,可布置一道物理与地理整合的练习:如图是一座小山的等高线图,一个50kg的中学生用了3h时间才登上山顶,他上山做的功至少是_______J,登山过程中他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W。又如在学习了长度的单位后,可布置一道与历史整合的探究练习: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在于统一了中国后又统一了度量衡,其中也包括统一了长度单位,你能说一说这一做做法的好处吗?这样的作业使物理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延伸、整合,达到了1+1>2的效应。
以上做法是我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同时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完善而得到的一点点心得,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恳请同僚们给予批评与指导,感激万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