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活动一
| 1、把学生按照五人一个小组分成小组,指定小组长和记录员,发放实验用品。 2、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3、组织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
| 1、 分小组围坐。 2、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3、 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触摸环形、马蹄形、条形和指南针等磁铁,相互交流。
| 为科学探究做好准备,吸引学生注意和引导学生开始主动探究。
|
活动二
| 组织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 1、 让吸起来的铁钉排成队。 2、 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 3、 把一块磁铁悬挂起来,或者浮在水面,观察静止的时候磁极的指示方向。(要求做三次以上) 4、 看磁极怎样指示方向,了解磁力最大的部位,识记南北极。 5、 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逐一安排,巡回指导,并要求做好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 1、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各项探究活动。 2、 操作、合作交流,思考,记录。 3、 遇到问题时,主动请求老师帮助。
| 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合作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
|
活动三
| 组织阅读和讨论
| 学生阅读P39指南针的有关介绍,通过讨论,认识到指南正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培养民族自豪感。
| 1、阅读和讨论。 2、感悟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
活动四
| 组织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你还能关于磁铁提出哪些问题?如:怎样使缝衣针有了磁性?发放《研究磁铁》探究实验报告内容和评分标准》 2、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操作。 4、得出结论。 5、反思。
| 1、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在老师指导下选择怎样使缝衣针有了磁性。 2、在老师引导下设计实验方案: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着同一方向摩擦20次以上。 3、用磁化后的缝衣针去吸铁或者插在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水面上,观察它的方向,确定南北极。 4、填写实验报告单,归纳结论。 5、引导反思:提出新的问题:如何消去缝衣针上的磁性。作为回家探究的作业,让学生请教家长或者查阅资料。
| 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并指导学生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和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
|
活动五
| 师生归纳。
| 学生和老师一同归纳本节课的结论,并记录在树上。
| 让学生识记基本的科学结论。
|
活动六
| 布置作业:(1)利用磁铁的性质做一个指南针或玩具。(2)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留意哪些物品要远离磁铁。
| 谈论指南针或玩具的制作方法,需要哪些材料,需要走注意什么问题。讨论自己的调查计划,制定方案。
| 巩固学习成果,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
板书设计
|
研究磁铁 1、能吸铁、钴、镍(环形、马蹄形、条形等) 2、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能隔着东西吸铁。 4、磁力可以传递。 5、能指南北。(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