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7: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
一、教学实录:
师:你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
师:从以上故事中,你体会到寓言有什么共同点?
生:讲了一个故事
生:故事短小。
生: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反映一个道理。
(掌声四起,看来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
在导入新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我乘热打铁,开始学习新课。我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然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于是,便有了以下问题:
生: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陶罐和铁罐之间为什么要发生争吵?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以上问题,伴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一得到解决。对于问题的回答,教师并不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生:狂妄自大的人,会像铁罐一样没有好下场!
生: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生:只有谦虚的人才会有好的结果,骄傲的人反而会毁了自己。
生;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
生: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要自以为是。
……
(这一个个答案,看似各不相同,其实包含了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独到见解,及可贵的思考品质。)
课上到这儿似乎该结束了,但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灵机一动,我便假设了这样一种情景:光洁、美观的陶罐被请进了博物馆,人们观看后赞叹不已。而在陶罐的身边,又有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罐,却无人问津……
我让学生根据以上情景编辑故事。学生紧张地进入故事构思中,继而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有这样两个学生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由于受到许多人的赞叹,陶罐骄傲起来,渐渐看不起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便高傲地对铁罐说:“破铁罐,你还记得你哥哥的下场吗?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破破烂烂的,也没有几天好日子了,还不快点滚远点儿,别影响我的形象!”“话可不能这样说,谁都有自己的短处,再说……”铁罐的话还没有说完,陶罐就粗鲁地喊:“别狡辩了,你的日子不会长久的!”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工作人员认为将陶罐放在这个地方,实在不配陶罐的身价,决定将它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但一失手,陶罐掉在地上,破碎了。
铁罐看后,伤感地说:“为什么一个物体受到太多的赞扬,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真正面目,并导致可悲的下场呢?”
小小年纪的学生,能编出这样的故事结尾,真是出人意料。可喜可赞!
生:陶罐虽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它并没有骄傲,仍然很谦虚。 当他看到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礼貌地问:“你好,铁罐兄弟。”
而铁罐受够了寂寞,心中满是委屈,愤愤地说:“陶罐,你没什么了不起,今天被一些没眼光的傻瓜看中,别幻想着自己有多高身价了,是灰母鸡永远也成不了金凤凰!”
陶罐仍和气地说:“可别动气,铁罐兄弟,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这并不是我造成的啊,还是和和气气地交个朋友吧。”
铁罐再也不好意思拒绝了,他们俩最终成了好朋友。
三、教学点评:
听了许多学生的故事,他们都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假若,学生没有高涨的积极性,没有强烈的兴趣,是不会(也不能)进行这些创作的。从这一节课,对于“怎样的一节课才算成功的课?”“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我的眼前朦胧地出现了一些答案。
1、教师不可小看学生,他们往往蕴藏着创造性的念头,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中、在争辩中、在倾听中、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创新的火花,并循循善诱,成为丰富灿烂的一章。
2、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人文性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这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只要教师饱含激情地面对每一节课,面对每一个孩子,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诱发他们去体会、去感受、去交流、去思考、去创新……而学生一旦无法进入课文情景,所有美好的愿望、理论,只会泛泛地飘在空中,无法落到实处。借用一句话说:“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是两种境界。
3、要看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在重视提问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广度。一节课设计的问题太多,会造成“满堂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会流于表面化,概念化。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要给学生一种悬念,能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神经细胞,热情地投入到思考过程。评价学生的回答结果,不能唯标准答案是问,而束缚了学生手脚。教师应以多员化的标准,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学生的“一问多答”,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赞赏,少一份指责。相信,学生的思维会逐渐活跃起来。
要看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一篇完整的课文,人为地支解成若干互不相连的知识点。因为语文课不是解剖课,它不需要教师约俎代庖,用手术刀去分割、肢解,把原本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弄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从而索然无味。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为了教知识点而去教,即使有时详细地分析,细致地讲解,也是出于对一篇课文整体的把握。放是为了收,而非一放则听之任之,那么,则永远无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胜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3: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