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0:5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前面一课研究了轮轴机械,研究了轮轴省力的工作原理。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简单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的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这两种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旗杆的顶部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在塔吊或吊车的吊钩上有一个一边转动一边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在生活中这些现象不太常见,但只要留心也可能观察到。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教科书共两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
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
可以用铁架台做支架,用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帜就会随着绳子上升。这里强调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向上升的现象,初步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学生还可能发现用轮子比不用轮子要省力,这是另一个单元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
学生们已经清楚了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来搬运。这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它和定滑轮有什么不同?这里可以参照研究定滑轮的实验进行,如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学情分析
从去年开始,我接手了六(1)班和六(2)班,两个班的平均分和均量值都十分接近,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六(1)班从上学期开始减少学生,而且回老家的都是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分析,这个班的落后面较大,成绩普遍不高,拔尖的不多,方丽艳、黄波、胡欣成绩优秀,处在B等区间有15个学生,这些学生只要再用心点,应该说很有考A等的潜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很多,如耿东东、茆婷、秦玉、陈佳敏、周甜甜、李伟等,这些学生的作业错误率也是居高不下,有些男同学的字迹非常潦草。影响我上课的主要是第三组,前面的陈凯话特多,每节课都要提醒他闭嘴,有时候还煽动其他学生起哄。而后面的秦玉让我也很头疼,不但转来转去说话,特别是转后面说话,而且经常影响做实验,恶意损坏实验器材,作业不认真,考试只有D等。
六(2)班现在上课吵的人越来越多,课堂上管纪律的时间与上学期相比,明显增加了,学习优秀的有雷浩楠、白学荣、孟甜、张凯。但白雪荣和雷浩楠话比较多,有时会影响到上课。整体上成绩靠后的学生较多,D等区间是最多的,达到了十六个,刘涛是成绩最落后的,学习上困难很大。有些学生不但成绩落后,作业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课堂上还瞎起哄,经常打断我上课。例如刘涛、张乐、任鑫、艾倩等。
这些情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科学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0:5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6 10:51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




1.谈话:每周星期一早晨,我们都要升国旗,回忆升旗的同学是怎样把旗升上去的?
2.观看升旗的过程。思考:升旗时,我们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吗?
3.小结概念:
1)这就是定滑轮。它有什么特点?

2)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观看回答。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定滑轮。自然而然地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中,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



二、研


1.请各组的学生拿出一个滑轮,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思考:你打算怎样做定滑轮?
2.研究定滑轮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1)模拟升旗的情形,思考:不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情况。
不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用力

我们的发现:

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 用力


3)小结: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作用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机械能够省力,想想,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的作用,说说你的理由。
2)你想怎样设计这个实验方案。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4)小结:定滑轮是不省力。
学生讨论得出:要固定在一个位置,让滑轮转动而不移动。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表。

小组汇报实验经过和结论。


学生预测,并说自己的理由。
小组进行设计实验方案。再进行汇报。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全班进行汇报。


这两部分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学生为本,以实验活动为主的理念,我是通过学生先猜想说理由,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通过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结出结论,使用学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

三、研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想一想: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说说你的理由。
2.认识动滑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想一想:动滑轮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由。
4.你想怎样来设计实验。
要研究的问题

动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5.温馨提示:
1)正确使用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师说的力,如5N等。
2)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3)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4)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5)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6.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内。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7.小结: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一半的力。







学生观察后谈自己的看法。


动手安装动滑轮,并猜想动滑轮有什么作用,试着说说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汇报,








回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小组合作实验,汇报动滑轮能否省力,省多少力。



这两部分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学生为本,以实验活动为主的理念,我是通过学生先猜想说理由,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通过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结出结论,使用学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

四、拓展:





1举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呢?根据生活实际说说。




学生讨论。

根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让学生先找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再说说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

五、课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机械?
2、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什么

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回顾。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定滑轮动滑轮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能省力
             不省力                                                         省一半的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0:51:4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实验以学生探究为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3、处理教材,灵活多变
教材的顺序是先介绍定滑轮的定义,研究性质,而后是动滑轮的定义,研究性质,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划分并非学生自然的思维生成,于是我先让他们认识滑轮,再来区分两者,认识过程更加顺其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过于仓促。
学生由于平时亲自动手操作不多,因此器材的组装,测力计的校对,读数等都延缓了课堂的教学速度。
2、新理念与新课堂的衔接还有待磨合。
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亲自经历探究过程,实事求是的得出了拉力的数据,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滑轮作用的理解,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前紧后更紧的局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8: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