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上数学优质课《找规律》听课评议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1: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6日上午,本校三名青年教师参加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并先后就同一课题《找规律》各上了一节汇报课,我有幸听了这三节课,并参与了评课。在评课的过程中,相信三位参赛选手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不仅是他们,我也感到受益匪浅,通过大家的讨论,对这一课我们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主任首先高屋建瓴地提出指导性建议:

《找规律》这一知识点是新课标新增内容,针对课型特征,教学的常规程序是:

一、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端倪,并大胆猜测;

二、通过说理,动手操作,或其它方式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在学生的心理增强规律的可信度;

三、应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领会规律的实用价值,巩固拓展对规律的理解掌握;

四、最后一般是回到生活中,寻找类似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中蕴含的对称美、逻辑美等。

五、在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几个结论的得出,通过几个关键的、有价值的问题的牵引,使整个教学环节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对得出的结论要注意语言规范、简洁明了。

接下来,大家一起讨论,总结如下:

一、要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一一间隔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简单,通过简单枚举,学生很容易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则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如果两端的物体不同,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同。我们教学的重点是,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或记住这个规律,还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规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一对应地数法,帮助学生理解,在这种排列下,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再通过两种排列的对比,明确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既巩固深化了学生对这两条规律的理解,也为后面突破难点(在这种排列下,封闭图形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打下基础。

二、要活用教材,适当拓展。在教学锯木头这个知识点时,要引导学生关注锯木头问题与本节课所学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木头的段数相当于两端物体的个数;锯的次数相当与中间物体的个数。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变式练习,如:楼层与楼梯之间的关系;钟声与间歇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对规律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为下一课时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1:19:42 | 只看该作者
三、难点要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在这种排列下,封闭图形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观看课件演示,或组织游戏等方式,分别用符合前面两种规律的直线排列围成封闭图形(圆形、方形皆可),通过对比找到一一间隔排列的封闭图形与两端物体不同的直线排列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再通过数一数、通过从封闭图形的任何地方剪开再拉成直线,来验证规律。在化曲为直和化直为曲的过程中,体会按一一间隔的规律排列的封闭图形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突破难点。

四、要关注细节,关注学生,注重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验证及其它一些学习方法。

【精彩片断一】:亲切自然的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五一”后第一个周末是什么日子吗?

生齐答:母亲节。

师:在母亲节里,老师受到了一份非常美丽的礼物,想看看吗?

生齐答:想。

(师拿出一个纸袋,从中露出一串千纸鹤最上面的一只蓝色的。)

生惊呼:千纸鹤。

师:对了,你们猜猜看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生随猜,师拉出下一个黄色的千纸鹤,生再猜,再拉出一个蓝色的。)

师:同学们,再来猜猜看下面一个是什么颜色?

生齐猜:黄色。

师:为什么呢?

生:有规律。

师:有什么规律啊?

生:一个蓝色、一个黄色、一个蓝色、一个黄色。

(师拉出,果然是……)

【精彩片断二】:美丽的尾声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规律,为建设美丽的池州还出了不少力呢,你们想不想看看?

生齐答:想。

师:那如果看到了美丽的图片中有一一间隔的规律,就鼓鼓掌好吗?

(大屏幕播放教师自己拍摄的公园、街道上美景。)

还是我们尤主任说得好:“课越上越清,理越辩越明,清明总在上课后!”希望学校能开展更多的教研活动,把这样愉快的教学探讨变成家常便饭,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