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07:4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声音的传播》。根据课标中要求,在高年级段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习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本课是《声音的产生》之后继续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从能力培养看,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系列。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声音在物体中是怎样传播的。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可以为今后学习有关于“声”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已经 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我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自学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强,愿意合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挖掘学生这一方面的潜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并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声音传播的三种途径)。   
(3)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对科学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我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力求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紧密结合。因此我把学生通过设计和亲自实验,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关键点是学生设计并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设计和亲自实验,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二、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评价方式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跳出教材对教学的束缚,并采用直观演示法、分组合作实验法,在某些环节辅助以一些常规教学法,如谈话法、讨论法等,并创建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用的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动手实验等思维活动中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然学科的观察、提问、推测、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07:43:0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我将教学分为以下环节:
一、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二、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三、利用手中的材料能证明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

学生分组实验,我进行巡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鼓励、表扬。学生汇报后我进行知识性小结:实验结果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同时,再次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也能传播。于是我再板书:液体



四、接下来指导学生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  




五、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




   

















六、总结









一、认识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1、我先弹《很久以前》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后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
3、             归纳总结,促进构




4、            小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5、            板书:气体。
二、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1、出示要求
声音在固体中能传播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


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指导设计实验
     用两个纸杯作为听筒或话筒,一根约5米长的棉线或毛线作为电话线,做一个“土电话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要求:
拉直“电话线”,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接听。然后,再彼此交换听和说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听听她们的说法

每一小组一名代表说说结果
小结:实验结果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也能传播。
板书:固体  


三、出示音叉、水槽,指导学生做液体传播声音的实验
实验要求:
1、在水槽中接三分之二水槽的水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中的现象

让学生明确: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面的波动;
3、再做一次实验,观察、思考、交流:水面的波动是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

学生感受到: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向四周传播
由此引出“声波”
指导学生联系刚才的实验理解声波: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四、指导学生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  
   
结合前面的实验把声波的理解的更形象、具体




五、声音在真空中是否能传播


指导学生阅读56页最后两段。帮助理解并讲解。













指导学生简要地画出传播路线图;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六、总结:
说说你在今天这堂课的收获,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包括知识上、能力上还有情感上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题,让学生有思考、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1 让学生欣赏歌曲。
思考、讨论:你为什么能听到音乐?在人和琴声之间隔着什么物体?这说明声音可以通过什么物体进行传播?向哪个方向传播?
2 学生汇报交流情况
         
         
同桌一个小组讨论:a声音在固体中能传播吗?b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

学生分组动手制作,








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










齐读实验要求
学生动手实验,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水面波纹的变化现象

再做一次实验,观察、思考、交流



联系实验理解声波









指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实验把声波的理解的更形象、具体



科幻片中的激烈的战争场面,能听见爆炸的声音吗?为什么?

阅读56页最后两段话,指导理解:这个实验证明如果在发声物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就不能向外传播。  

简要地画出传播路线图;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说说你在今天这堂课的收获,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包括知识上、能力上还有情感上的收获。
深化理解,内化新知。  
            






    1、老师弹电子琴,学生欣赏歌曲,由此引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玩“土电话”游戏感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通过振动的音叉轻触水面引起水面的波纹向四周扩散的现象让学生明确: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向四周传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这些物体是架在发声物体与我们的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的耳朵中来的。







引起学生兴趣,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引导学生对自己、做简单的学习评价,使学生在总结评价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再总结,这样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善于抓实质,整理知识的能力。

布置延伸的作业题,让学生有思考、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板书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悟出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内容的内涵实质。  
      
声音的传播
气体    固体    液体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从物体的一端传到
                                          
另一端
      
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07:43:1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效果。
        1、学生亲身经历提出猜想,分析判断、动手实践、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其中学生获得了直接的实践经验,使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使学生理解更深刻。  
        2、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去经历、体验、领悟,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学习态度和责任、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体验了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了生命成长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8: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