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数学”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07: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为世人所瞩目,如朱经武教授主持的美国超导实验60%的研究人员为大陆中国人。然而20世纪的100项发明,大到航天飞机,计算机,小到易拉罐、圆珠笔,没有一项属于我们。究其因,我们的教学往往是目中无人(学生)的过程,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学方式单一。对此我有同感。
  比如,这学期开学后的一个多月,我听了将近30节课。这30节数学课给我的感觉仍是以“说数学”为主,即很多教师都热衷于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种“说数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面窄,特别是面对我们60人的大班,其危害之大显而易见,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有限,同时以个别人的正确回答代替多数学生的情况,对于学困生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表面上秩序井然,实际上缺乏一种内在的活力,学生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理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不难看出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一、要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觉活动有非常浓厚的情绪色彩,对于熟悉的生活情景,他们的知觉活动能比较自觉、顺利的开展,从而形成相应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我们便采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为背景,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杨丽华老师讲的《确定位置》一课,结合学生已有现实经验和实际生活空间进行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杨教师从我校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必须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这一实际情况入手,请学生模拟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认识了“行和列”。紧接着用“行和列”等新知识介绍好朋友的座位。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电影,找座位。
  又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购物”情境,出示学校内小商店一角,一个书包42元,一个文具盒23元,一个足球36元,一幅羽毛球拍28元。假如让你从中挑选两件不同的商品,送给灾区的小朋友,你想买哪两件?要付多少钱?请列出算式。(2)分组讨论,将算式分类。第一组:42+23=42+36=23+36=第二组:42+28=23+28=36+28=(3)这里面哪些算式是以前我们学过的?用的是什么方法?通过回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及竖式的书写格式,为新知识的“迁移”做准备。(4)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要在“做”字上很下功夫。
  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就要在“做”字上很下功夫,做足文章。只有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是“做数学”的关键。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可能会产生种种担心: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的意外而令人尴尬;担心课堂教学秩序混乱,难以控制局面;担心困难学生更难跟上,等等。然而我们应该知道,像以往那样只是表面上热热闹闹,不注意活动的有效性、有序性,或者教师过多的引导,这种教学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而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必须有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的加入,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才能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
  如王启成老师讲的《加法定律》一课,以建立模型----验证发现----应用规律----拓展延伸为主线,让学生在感受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1)王老师从本班实际出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三(五)班在购书活动中,其中王子花了15元,子萌花了32元,王暄花了25元,三人一共花了多少元?每组学生都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为建立定律模型做好了铺垫。(2)验证发现。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举出不同的数据进行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汇报后,归纳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3)应用与拓展,通过几道简算题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到定律的妙用,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中规律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07:51:00 | 只看该作者
又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当出示:公共汽车上原来有24人,又上来13人,现在汽车里有多少人?在理解算理和探索算法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实现迁移。(1)学生用摆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直接利用旧知识迁移、用竖式计算等多种途径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2)当小组汇报时,出现多种算法,而用竖式计算是这节课的一个新的知识点,当学生出现这种算法后,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学生看、记,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4和3、2和1对齐,并且进行相加?然后引导学生在本上做一做。当出现4+42=?时,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到黑板板演,出现42424三种情况,针对这三种情况展开辩论,最后达成共识.。
  这一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通过反馈结合摆法说说不同的算法,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要让学生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
  通过进一步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新课标,同时积极参加区教委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后,我发现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方面已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在引进新知识、讨论新知识中,而我们提倡在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在引进新知识、讨论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在巩固新知识阶段更应主动参与。
  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在巩固新知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套圈游戏。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其实套圈游戏中同样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游戏规则:套中小狗24分,小羊26分,小鸭31分,小猪15分,小猴子40分,小鹿39分。(1)你喜欢套哪两种动物,得多少分?算出结果。(2)套哪两种动物得分最多?是多少?谁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3)套哪两种动物得分最少?是多少分?(4)我套两种动物得55分,猜猜看我套中的可能是哪两种动物?(5)我两次套中的分比65分多,可能是两只能够动物?哪两种动物根本套不上?(6)猜猜看,每次套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套法?猜后,小组讨论验证,最后学生用5+4+3+2+1=15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到此并没有结束,而是让学生把这15道题一一搭配列出算式,做在作业本上,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一一搭配的思想方法,同时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最后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教师设计了一道思维含量较高的开放题。口口这道题共有37种不同的填法,适合全体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必须指出的是,提倡让学生“做数学”,并非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恰恰相反,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不削弱,还必须加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将随着“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入而水涨船高。这是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亦只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开发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和问题。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角色。因此,学生“做数学”必须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科学引导下扎实有序的进行。惟其如此,才能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从而真正跃上素质教育的目标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12-13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一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