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07:2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钊 淳化县方里学区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 、“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还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科学探究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科学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07:2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1 07:27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观察材料,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三、小组合作、积极探究、点亮灯泡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活动:谈话激趣,了解学生。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吗?



(一)观察小灯泡
教师活动: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小灯泡,你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画下来。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二)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小灯泡的构造
教师活动:看大屏幕(教师手指屏幕中的灯泡实物图介绍)
(三)教师活动:小灯泡观察完了,还想做什么?
教师活动:要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
(1)引出导线
(2)点亮小灯泡
(3)观察电池






1、学生活动:想。
教师活动:猜猜看,是什么?(教师手中握住小灯泡,面向大家)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学生充分发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小灯泡。
2、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吗?
学生活动:观察过。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吗?
学生活动:没有观察过。



3、学生活动:点亮小灯泡。













1设计意图:好奇、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巧妙设计一些游戏,留下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处于轻松、乐学的氛围之中,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


2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动手作画,培养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3、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利用合作交流活动方法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4、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点亮我的小灯泡
小灯泡 导线   电池
(实物图片)(实物图片)(实物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07:27:37 | 只看该作者
课学反思: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要求学生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我的小灯泡,会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寻求多种方法点亮我的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
教学中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对“科学分组”的探究
看了《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内容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挺简单的,于是我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根电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接一接。没想到花了七八分钟还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能接亮小灯泡。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这次次教学,我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采用平时常用的前后小组合作学习,且男女生搭配,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注重了组内的互助,组间的交流,比较顺利地点亮了小灯泡,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由此我想,对学生进行分组也真是一门学问,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强弱,也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男女搭配。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小组形式,才能让探究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 对“生成问题”的思考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预设为主的,但有时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自然生成的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教师是置之不理呢还是随之改变教学策略?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试教中,我设计了几幅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小灯泡会不会亮。在一幅断路装置图上(上面第四幅图),出现了有一个学生的电池外面没有尼龙纸的情况,结果他的断路装置却是能够点亮的。这样就又出现了问题,我就因势利导追究出现问题的根源,学生也很快就发现了是尼龙纸的问题。同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外去找资料了解尼龙纸起什么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9: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