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思路引入历史情境中,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哪一课呢?
| | 从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
|
(二)探究新知识 (把全班学生分成5组,每组有组长)
| (二)讲授新课
一、官渡之战
1、教师展示图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并提出问题:东汉末年出现哪些军阀?
| 学生看图片,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袁绍、曹操、孙权等。 |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将要学习的官渡之战中交战双方即曹操和袁绍。
|
2、教师让四个学生上讲台扮演袁绍、袁绍的谋士、许攸、曹操,再现历史剧场:官渡之战之中曹操、袁绍的心态,并提出问题: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是什么?同时让学生归纳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官渡之战和巨鹿之战的几个共同点。
| 学生认真表演历史剧,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历史剧场,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曹操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各组学生讨论归纳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官渡之战和巨鹿之战的共同点。 | 通过历史剧场,让学生了解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并了解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通过纵向联系比较同类事件的共同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3、教师提出问题:曹操统一了北方,原因是什么?教师最后总结。
| | 让学生认识:由于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等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统一了北方,为后来的赤壁之战作了铺垫。
|
4、教师让学生了解“三顾茅庐“等历史典故,并提出问题:刘备势力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 每组学生浏览“三顾茅庐“等故事,并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诸葛亮出谋划策是刘备势力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 学生通过故事分析,为了解后来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知识基础。
|
二、赤壁之战 1、教师展示图片:赤壁之战前曹操和孙刘在军队数量、军队战斗力等对比。 | | 为后面学生分析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失败提供材料依据。 |
2、展示视频《火烧战船,曹操逃跑》,并提出问题: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失败?同时让学生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原因。 | | |
| | |
(三)深入学习
| 三、三国鼎立
教师展示图片《三国鼎立形势图》,让学生观察,要求每组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并派一个代表到讲台展示结果。 | 各组学生讨论填写表格,然后派一个代表到讲台展示。
| 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熟悉三国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并记住:魏国的建立者不是曹操,而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
| 四、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选择3个小组分别介绍魏国、蜀国、吴国的治理和开发。若3个小组介绍不全面,其他两个小组做补充。
| 三个小组各自介绍,其他两个小组组员补充。
|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吴国和台湾有往来,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祖国行为作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2、教师展示图表 然后让学生分析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弱?让学生猜一猜,三国中哪一国最终消灭了其他两个国家,并统一了中国?理由是什么?最后由教师点评。 | | 通过表格,让学生认识到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蜀国最弱,为下一课教师讲评魏灭蜀和魏的继承者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
| 学生听教师小结
|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
|
|
第18课 三 国 鼎 立
一、官渡之战:
1、社会背景
2、经过:(200年)曹操——袁绍
3、作用: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战前形势:(曹操——孙权、刘备)
2、经过:(208年)曹操——周瑜、诸葛亮
3、作用: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三、三国的建立:
1、220年 曹丕——魏,都城: 洛阳
2、221年 刘备——蜀,都 城:成都
3、222年 孙权——吴,都城: 建业(今南京)
四、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曹魏重视农耕
2、诸葛亮治蜀
3、孙吴开发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