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创新要以学生为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郑建设 462300



与传统教育相比,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儿童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学生,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艺术,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创新师生沟通方法,提高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必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知音,然后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找到教育的切入口。与学生沟通的方法有很多,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学生与教师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如果教师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搞好师生关系是前提。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在师生交流中处处体现出关心爱护学生的情感。但教师的这种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师爱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谈不上师爱。尊重学生就要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放宽尺度衡量学生,人无完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错误,只有放宽尺度来衡量学生,才能找出学生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优点,才能从学生的缺点中发掘闪光点,而这些优点和闪光点正是教师尊重学生的基础。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产生的爱才是真正的师爱,在师爱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然,与学生进行沟通还需要有沟通的技巧,一般来说,学生是难以面对面向教师敞开心扉的,当你难以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妨用书面沟通的形式。比如,开设心理信箱,让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向你倾诉自己的心理矛盾,教师用书信的方式向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说,这样既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又有利于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把问题说得更清楚。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避免面对面教育的盲目性。同时,书面形式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学生也容易感觉到师爱的温暖,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了解学生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和学生一起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把自己融入到学生集体中去。活动过程中,在注意自己教师身份的前提下,为了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妨把学生当成“老师”,在他们面前犯一些“错误”,让学生在对老师的“批评”中了解老师,打破学生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在了解老师的基础上尊重老师,在尊重的基础上接纳老师,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和教师进行真正心灵上的交流,教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就不要事必躬亲,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过程中的作用不是盲目地在一旁指手画脚,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学生之间相处,难免发生矛盾冲突。当遇到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分析矛盾冲突的性质,如果是一般性的矛盾冲突,教师就不要轻易涉足其中,不妨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给学生创造自己解决矛盾冲突的时间和机会,事后再与学生探讨解决方法的正确性。当学生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找到你时,也不要轻易去干涉,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学会共处的技巧,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否则,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管理学生主要依靠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想让管理制度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班级制度体现出本班的集体力量。因此,在制定班级制度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制定出具有本班特色、适合本班执行的制度,然后用富有人情味的语言进行表述,寓制度于情感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教育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去遵守。

批评教育是学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小错误,教师最好用幽默的语言代替生硬的说教,用饱含期待的眼神代替责备的目光,用微笑的启示代替严肃的道理,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学生也更愿意接受。如果学生犯下比较严重的错误,教师首先不能给学生上纲上线,其实许多学生犯错误都是因为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无意中犯下的,并不是因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败坏。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想到的应是如何维护他们的自尊,保护他们在心理上不会受到伤害,而不是如何教育惩罚学生。例如,当学生发生偷盗行为时,我们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掩饰其不良行为,避免让他呈现于大庭广众之下,然后暗示他交出偷盗物品,如果没有交出被盗物品,教师不妨自己买一个充当丢失的物品,然后在同学面前说:某学生的物品被一个学生拣到了,但是这位同学想要做好事不留名,偷偷地把物品放在了我的办公室,我们应当向他学习;教师表面上是在表扬学生,实际上暗含了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批评和期待。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改正错误,也会使他终生难忘教师的良苦用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三、创新自信心的培养方式,让学生树立“我是好学生”的观念

自信心是每个人发展自己的前提条件,没有自信心的学生,就会放弃自我发展的努力和激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教师首先要自信,用教师的自信来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用自信的语气和眼神与学生交流,用教师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例如:面对教学中的难题,教师先是装出不能解决的神态,然后充满自信地说:我一定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在教师的激励下每个学生的信心必然会大增,然后和学生一起“努力”把难题解决掉。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空间,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如:鼓励学生发表演说,阐述自己的观点;开辟供学生自由发表其作品的墙报栏;单独给某个学生一道他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他说:这是我专门为你出的,你试试能不能解决等。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中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使学生从自我实现中获得自信,从而树立“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离不开榜样的教育,但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教师在运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时,最好不要直接要求学生向某某同学学习,因为学生身边的榜样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学生对他比较了解,常常会觉得他还不够作为学生的榜样,会产生不服气的心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直接要求学生向他学习会无形中挫伤一般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好的做法是采用暗示的方式诱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例如:向学生介绍某某同学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取得好成绩的;某某同学做好事的经过和当时的心理活动。这种润物于无声的教育,学生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并自觉地向榜样学习,同进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来提高教育的质量,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0 23: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