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09:5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第一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陕西省山阳县西照川镇中心小学   陈娟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

  用1格代表2个数的统计方法是一年级是同学们已经认识的,因此本节在探究1格代表2个数的统计方法时,应让同学们运用已知经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自行探知1格代表2个数这一难点,并让他们了解表示更多数时,可以用1格代表3个数或5个数,甚至10个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09:54:3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动物,大家看看是谁?(教师出示动物粘贴:小狗,小猫,小猴子,小鸭子)。
师:在这四个小动物里面你最喜欢谁?(找三个同学说说)那么老师想知道咱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咱们一起做一下统计好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所以我们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进行表扬)
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就按“正”字的书写顺序在那种特长表演下画一笔画。(学生按顺序上台投票)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整理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你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为了能够使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
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粘上动物图标。
师:强调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人,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糟了,格子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小结:一个格子表示几个人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的方法,请各大组代表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出擅长每种特长的人数。
3、与学生共同绘制统计图。
4、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5、课堂小结
师:生活中那些地方要用到统计知识?我们统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什么的过程?
   让学生自由完成课后的习题(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师适当指导,最后进行汇报。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生: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说出“正”字记录的简便之处)
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把它表示成两个人……)
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课堂上解答。
出示动物卡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提醒学生回忆过去收集数据的方法。
让学生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统计”
“收集数据”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作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三组活动,让学生在“摆一摆”、“涂一涂”、“说一说”中去体会分类思想在统计中的作用,去体验“一一对应”思想在统计中的应用,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09:54:5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二年级这节统计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个格字代表2个单位。

   3.教学中,我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进一步体会了数据的收集来源于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统计的兴趣,使学生在做统计图的格子不够的认知困境中,自觉的进行探索、交流,最终把认知指向“1个格子表示2个人”这一新知的前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景中参与教学活动。

    4.从事数学探索,进行数学交流,开展数学操作,在学习与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起“以一当多”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的的统计活动,又十分自然的进行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情感教育,在通过用所学统计知识帮助同学统计本期操行分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23: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