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的认识一种看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8:4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百分数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认识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娟子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药王洞庄寨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在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抓住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情分析
本课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高其自主探索能力,是本课的重点。正确读、写百分数,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8:4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9 08:45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联系实际,导入课题



教师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数据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中的“比一比”的第(1)小题,要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你认为选派那名队员比较合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探索发现新知识点




二、创设意境,探求新知
1、介绍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通过课件,列举生活中的百分数。










2)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上面题目中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
指导学生注意百分数与分数读写方法的区别。

3、教学“读一度,说一说”
学生看课件思考每个意境中百分数的意义。
1、(1)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比如;白酒、啤酒、果啤的酒精浓度,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相比关系,不是表示一个数的数值,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说明“比一比”的第(1)小题,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222/100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意境中百分数的意义。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普遍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新知识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练习讲评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2、请学生自己“找一找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全班交流。
由探究发现转换到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老师下面我们来对这节课的学习做一个自我测评。这节课,你对自己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率为百分之几。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谁来估计一下,理解了百分数意义的同学达到了百分之几。请已经理解了百分数意义的同学举手,大家实际观察一下,达到了百分之几。老师对你们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度为100%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名言的感悟,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8:45:4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百分数在社会生产、现实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一些浅显的感性认识,所以我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悟,在积极思辩中发现,在具体应用中深刻理解百分数的科学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1: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